石部·金刚石
释名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主治磨水涂汤火伤。作钗钚服佩,辟邪恶毒气。
集解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丹房镜源》云:紫背铅能碎金钢钻。
解释
金刚石,又称金刚钻,是一种坚硬的矿物。它的颗粒可以用来钻孔,修复玉器和瓷器,因此得名“钻”。在中医中,金刚石磨成粉末后,可以加水涂抹在烫伤或烧伤的皮肤上,帮助治疗。此外,将金刚石制成首饰佩戴,据说可以驱邪避毒,保护身体免受邪恶和毒气的侵害。
关于金刚石的来源和特性,有记载说它产自扶南(今东南亚地区),生长在水底的岩石上,形状像钟乳石,颜色类似紫石英。金刚石非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玉石,即使是用铁锤敲打也难以损坏。然而,有一种名为“紫背铅”的物质,据说能够粉碎金刚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