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部·砒石
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丹各半两,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疟疾。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大。铅丹为衣,阴干。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量约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疟方。走马牙疳。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极有效。项上瘰疬。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备用。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解释

砒石是一种矿物,分为两种形态:未加工的称为砒黄,加工提炼后的称为砒霜。砒石味道苦、酸,性质偏热,具有毒性。不同医家对其性质描述略有不同,有人认为它辛、酸、大热,且毒性很强。

砒石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几种疾病:

  1. 中风痰壅:表现为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治疗方法是将绿豆大小的砒霜研成细粉,先用清水送服少量,再喝热水,促使呕吐,以达到治疗效果。如果不吐,可以再服一次。

  2. 长期不愈的痢疾:患者身体虚弱、消瘦。治疗方法是将砒霜和铅丹各半两,加入熔化的黄蜡中,用柳条搅拌,直到柳条焦黑,重复六、七次后,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小儿服用则制成黍米大小),用冷水送服。

  3. 疟疾:治疗方法是将砒石一钱和绿豆粉一两研成粉末,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外面裹上铅丹,阴干后备用。在发病当天凌晨,用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另一个方子是将砒石(用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研成粉末,分成小包,每包约一粒豆子大小,空腹时用新汲的凉水送服。

  4. 走马牙疳(一种口腔疾病):治疗方法是将砒石和铜绿等分研成粉末,摊在纸上,贴在患处,效果显著。

  5. 颈部淋巴结结核:治疗方法是将砒黄研细,加入浓墨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炒干后备用。使用时,用针挑破淋巴结,将半丸药贴在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砒石具有强烈的毒性,使用时必须非常谨慎,严格遵循剂量和方法,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