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部·蜀椒
释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
气味椒红:辛、温、有毒。椒目:苦、寒、无毒。
主治椒目: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成膏,每服一匙,酒送下。崩中带上。用椒目炒过、碾细,每服一匙,温酒送下。眼生黑花,年久不治。用椒目(炒)一两、苍术(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汤送下。 椒红:元气伤损,目暗耳聋 。有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晒干捣取椒红一斤,另用生地黄捣出自然汁,煎至一升,和椒末做丸了,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腹,温酒送下。腹内虚冷。用生椒(去掉不开口的颗粒)四十粒,浸浆水中一宿,空心服,水送上。久服暖脏腑,黑发明目。寒湿脚气。用川椒二、三升,装薄布囊中,每天在囊上踏脚,有效。疮肿作痛。用生椒末、釜下土、荞麦粉,等分为末,调醋敷涂。手足皲痛。用椒四合,水煮,去渣,浸泡皲痛处,约过半餐饭时间,让痛处出水干燥。待一会,再次浸泡,等痛处出水干燥后,涂上猪、羊脑髓,很见效。漆疮作痒。用川椒煎汤冼 。又方:凡经过正在涂漆的地方,嚼川椒涂鼻上,则不生漆疮。久冷不痢(或不痢,只是腰腹冷)。用川椒三程式,在醋中浸一夜,取出,用一升和曲三升拌作粥吃。三闪愈。风虫牙痛。用川椒红末,调水和白面做成录取子,如皂荚了在,烧热咬在患处,同次可愈。一方:花椒四钱牙皂五十个、醋一碗,煎汁漱口。痔漏脱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钱,凉水送下,三、五次即收。肾风囊痒。用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甚效。
附方椒有小毒,不宜多吃,但日服少量,有益无害,而且轻身延年。住在湿气重的地方,每日早上吞服七、八粒,永无蛔虫寄生及寒湿痹痛等症。这是命门气分的要药。

解释

蜀椒是一种植物,它的果实和种子在中医中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蜀椒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巴椒、汉椒、川椒等。它的果实部分(椒红)味道辛辣,性质温热,但有一定的毒性;而种子部分(椒目)味道苦,性质寒凉,没有毒性。

蜀椒的种子(椒目)可以用来治疗水肿、崩漏带下(妇科疾病)、眼睛发黑等症状。具体用法包括将椒目炒熟后捣碎,用酒送服,或者与其他药材混合制成药丸。

蜀椒的果实(椒红)则用于治疗元气损伤、视力听力下降、腹部虚冷、寒湿脚气、疮肿疼痛、手足皲裂、漆疮瘙痒、长期寒冷导致的腹泻、牙痛、痔疮脱肛、阴囊瘙痒等症状。用法包括将椒红炒熟后与生地黄汁混合制成药丸,或者直接浸泡在水中服用,还可以外敷或煎汤洗浴。

需要注意的是,蜀椒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大量食用,但每天少量服用对身体有益,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延长寿命。对于生活在湿气重的地方的人,每天早晨服用几粒蜀椒可以预防蛔虫和寒湿引起的疼痛。蜀椒被认为是调节人体命门气分的重要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