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部·狗
释名犬、地羊。
气味肉:咸、酸、温、无毒。狗胆:平、苦、有小毒。
主治肉:大补元气,用黄狗一个,取肉煮熟,捣烂如泥,连汁拌糯米三斗,加曲,如常法酿成酒,每日清晨空心饮适量。此酒名“戊戌酒”。肺结核症(骨蒸潮热)用黄童子狗一合,去皮毛肠肚,连同外肾于砂锅内用酒醋八分,水二升,地骨皮一斤,前胡、黄芪、肉苁蓉各四两,同煮一日,去药,再煮一夜,去骨,再煮肉如泥。滤入当归末四两,莲肉、苍术末各一斤,厚朴、桔皮末十两,甘草末八两。一起捣至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直至七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此方名“戊戌丸”。脾胃虚冷,腹满刺痛。用肥狗肉半斤以水和盐豉煮粥常吃。浮肿屎涩。用肥狗肉五斤,热蒸,空心吃。狗胆:眼来涩痒。用狗胆汁点眼。肝虚目暗。用白狗一具、萤火虫十四枚,阴干为末,点眼。耳出脓。用狗胆一具、枯矾一钱,调匀,棉裹塞耳内。三、四次后即愈。反胃吐食。用五灵脂末、黄狗胆汁,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好酒半碗化服。不过三服,即可见效。痞块疳积。用五灵脂(炒至烟尽)、阿魏(去砂,研细)等分,以黄雄狗胆汁调成丸子,如黍米大。每空心时以口津咽服三十丸。忌食羊肉、醋、面。赤白痢。用冬季取得的狗胆一百枚,每枚以黑豆充满,加少许麝香。每服一枚,赤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以干姜汤送下。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狗的肉和胆在中医中的应用及其药用价值。
狗肉:
- 气味:狗肉的味道是咸、酸,性质温和,无毒。
- 主治:
- 大补元气:可以用黄狗的肉煮熟后捣烂,与糯米和酒曲一起酿成酒,名为“戊戌酒”,每天早晨空腹喝一些,有助于补充元气。
- 肺结核:用黄狗的肉和内脏,与地骨皮、前胡、黄芪等药材一起煮,最后做成丸子,名为“戊戌丸”,空腹服用,可以治疗肺结核。
- 脾胃虚冷:用肥狗肉煮粥,经常吃可以缓解脾胃虚冷引起的腹痛。
- 浮肿和尿涩:吃蒸熟的肥狗肉,可以缓解浮肿和排尿困难。
- 大补元气:可以用黄狗的肉煮熟后捣烂,与糯米和酒曲一起酿成酒,名为“戊戌酒”,每天早晨空腹喝一些,有助于补充元气。
- 气味:狗肉的味道是咸、酸,性质温和,无毒。
狗胆:
- 气味:狗胆的味道苦,性质平和,有小毒。
- 主治:
- 眼睛涩痒:用狗胆汁点眼,可以缓解眼睛涩痒。
- 肝虚目暗:用白狗的胆和萤火虫一起研成粉末,点眼可以治疗肝虚引起的视力模糊。
- 耳出脓:用狗胆和枯矾调匀后塞入耳朵,可以治疗耳朵流脓。
- 反胃吐食:用五灵脂和狗胆汁做成丸子,用酒化服,可以治疗反胃呕吐。
- 痞块疳积:用五灵脂、阿魏和狗胆汁做成小丸子,空腹服用,可以治疗腹部肿块和消化不良。
- 赤白痢:用冬季取的狗胆和黑豆、麝香一起服用,可以治疗赤白痢疾。
- 眼睛涩痒:用狗胆汁点眼,可以缓解眼睛涩痒。
- 气味:狗胆的味道苦,性质平和,有小毒。
总的来说,狗的肉和胆在中医中被认为有多种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药材的配伍来选择合适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