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襄公十二年
【经】
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秋九月,吴子乘卒。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公如晋。
【传】
十二年春,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钟以为公盘。
夏,晋士鲂来聘,且拜师。
秋,吴子寿梦卒。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扬梁,以报晋之取郑也。
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齐侯许昏,王使阴里结之。
公如晋,朝,且拜士鲂之辱,礼也。
秦嬴归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宁,礼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襄公十二年
经:
十二年春天,周历二月,莒国人攻打我国东部边境,包围了台地。
季孙宿率领军队救援台地,随后进入郓城。
夏天,晋侯派遣士鲂来我国访问。
秋天九月,吴国国君乘去世。
冬天,楚国公子贞率领军队侵犯宋国。
鲁襄公前往晋国。
传:
十二年春天,莒国人攻打我国东部边境,包围了台地。季武子(季孙宿)救援台地,随后进入郓城,夺取了郓城的钟,用来制作鲁襄公的盘。
夏天,晋国的士鲂来我国访问,并且拜谢我国之前出兵相助。
秋天,吴国国君寿梦去世。鲁国在周庙举行哀悼仪式,这是合乎礼制的。凡是诸侯去世,异姓国家在外举行哀悼,同姓国家在宗庙举行哀悼,同宗国家在祖庙举行哀悼,同族国家在祢庙举行哀悼。因此,鲁国作为姬姓诸侯,在周庙举行哀悼。对于邢、凡、蒋、茅、胙、祭等国,则在周公庙举行哀悼。
冬天,楚国的子囊和秦国的庶长无地率军攻打宋国,驻扎在扬梁,以报复晋国夺取郑国。
周灵王向齐国求婚。齐侯向晏桓子询问应对之策,晏桓子回答说:“先王的礼辞中有这样的规定,天子向诸侯求婚,诸侯回答说:‘夫妇所生的女儿有多少人。妾妇所生的女儿有多少人。’如果没有女儿而有姐妹或姑姐妹,就说:‘先守某公的遗女有多少人。’”齐侯答应了婚事,周灵王派遣阴里来缔结婚约。
鲁襄公前往晋国,朝见晋侯,并且拜谢士鲂的来访,这是合乎礼制的。
秦国的嬴氏嫁到楚国。楚国的司马子庚到秦国访问,为夫人(嬴氏)归宁(回娘家),这是合乎礼制的。
解释:
这段古文记载了鲁襄公十二年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涉及鲁国、莒国、晋国、吴国、楚国、秦国、宋国和周王室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莒国攻打鲁国:莒国攻打鲁国的东部边境,鲁国派季孙宿救援,并夺取了郓城的钟,用来制作鲁襄公的盘。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频繁战争和领土争夺。
晋国士鲂来访:晋国派遣士鲂来鲁国访问,并拜谢鲁国之前出兵相助。这表明晋国和鲁国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友好关系。
吴国国君去世:吴国国君寿梦去世,鲁国在周庙举行哀悼仪式。这反映了当时的礼制,即不同关系的诸侯国在哀悼仪式上有不同的规定。
楚国攻打宋国:楚国和秦国联合攻打宋国,以报复晋国夺取郑国。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联盟和战争。
周灵王向齐国求婚:周灵王向齐国求婚,齐侯按照先王的礼辞回应,并答应了婚事。这反映了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婚姻外交。
鲁襄公访问晋国:鲁襄公前往晋国朝见晋侯,并拜谢士鲂的来访,这是合乎礼制的。
秦国嬴氏嫁到楚国:秦国的嬴氏嫁到楚国,楚国的司马子庚到秦国访问,为夫人归宁。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婚姻和外交礼仪。
这段古文通过记载这些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以及当时的礼制和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