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昭公八年
【经】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叔弓如晋。
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
陈公子留出奔郑。
秋,蒐于红。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大雩。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
执陈公子招,放之於越。
杀陈孔奂。
葬陈哀公。
【传】
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大子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二妃嬖,留有宠,属诸司徒招与公子过。哀公有废疾。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哀公缢。干征师赴于楚,且告有立君,公子胜愬之于楚,楚人执而杀之。公子留奔郑。书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罪在招也;“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罪不在行人也。
叔弓如晋,贺虒祁也。游吉相郑伯以如晋,亦贺虒祁也。史赵见子大叔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贺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
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
七月甲戌,齐子尾卒,子旗欲治其室。丁丑,杀梁婴。八月庚戌,逐子成、子工、子车,皆来奔,而立子良氏之宰。其臣曰:“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授甲将攻之。陈桓子善于子尾,亦授甲,将助之。或告子旗,子旗不信。则数人告。将往,又数人告于道,遂如陈氏。桓子将出矣,闻之而还,游服而逆之,请命。对曰:“闻彊氏授甲将攻子,子闻诸?”曰:“弗闻。”“子盍亦授甲?无宇请从。”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子盍谓之?《周书》曰:‘惠不惠,茂不茂。’康叔所以服弘大也。”桓子稽颡曰:“顷、灵福子,吾犹有望。”遂和之如初。
陈公子招归罪于公子过而杀之。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宋戴恶会之。
冬十一月壬午,灭陈。舆嬖袁克,杀马毁玉以葬。楚人将杀之,请寘之。既又请私,私于幄,加绖于颡而逃。使穿封戌为陈公,曰:“城麇之役,不谄。”侍饮酒于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其辟寡人乎?”对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礼,以息楚国。”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对曰:“未也。”公曰:“何故?”对曰:“陈,颛顼之族也。岁在鹑火,是以卒灭,陈将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矣。”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八年春天,陈侯的弟弟招杀了陈国的世子偃师。
夏天四月辛丑日,陈侯溺去世。
叔弓前往晋国。
楚国人逮捕了陈国的使者干征师并杀了他。
陈国的公子留逃奔到郑国。
秋天,在红地举行大规模狩猎。
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大夫公子过。
举行大雩祭(求雨仪式)。
冬天十月壬午日,楚军灭了陈国。
逮捕了陈国的公子招,将他流放到越国。
杀了陈国的孔奂。
安葬了陈哀公。

八年春天,晋国的魏榆有石头说话。晋侯问师旷:“石头为什么会说话?”师旷回答说:“石头不能说话,或许是有什么东西附在上面。不然的话,就是百姓听错了。而且我还听说:‘做事情不合时宜,百姓的怨恨就会产生,于是就有不该说话的东西说话了。’现在宫室奢华,百姓的力量耗尽,怨恨四起,没有人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石头说话,不也是应该的吗?”当时晋侯正在建造虒祁宫。叔向说:“子野(师旷)的话,真是君子之言啊!君子的话,真实而有根据,所以怨恨远离他们。小人的话,虚假而无根据,所以怨恨和灾祸会降临到他们身上。《诗经》说:‘悲哀啊,不能说话,不是舌头的问题,而是身体疲惫。高兴啊,能说话,巧言如流,使身体得到休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这座宫殿建成后,诸侯一定会背叛,君主一定会有灾祸,夫子(师旷)已经知道了。”

陈哀公的正妃郑姬生了悼太子偃师,二妃生了公子留,下妃生了公子胜。二妃受宠,公子留也因此得宠,哀公将他托付给司徒招和公子过。哀公患有重病。三月甲申日,公子招和公子过杀了悼太子偃师,立公子留为太子。

夏天四月辛亥日,哀公自缢身亡。干征师前往楚国报丧,并且告诉楚国新君已经立了。公子胜向楚国告状,楚国人逮捕了干征师并杀了他。公子留逃奔到郑国。《春秋》记载:“陈侯的弟弟招杀了陈国的世子偃师”,罪责在招;“楚国人逮捕了陈国的使者干征师并杀了他”,罪责不在使者。

叔弓前往晋国,祝贺虒祁宫的建成。游吉陪同郑伯前往晋国,也祝贺虒祁宫的建成。史赵见到子大叔说:“太过分了,你们互相欺骗!这是值得哀悼的事情,却还要祝贺?”子大叔说:“为什么要哀悼呢?不仅我们祝贺,天下人都会祝贺。”

秋天,在红地举行大规模狩猎,从根牟到商、卫,出动了千辆战车。

七月甲戌日,齐国的子尾去世,子旗想要接管他的家室。丁丑日,杀了梁婴。八月庚戌日,驱逐了子成、子工、子车,他们都逃奔到晋国,立子良为家宰。子良的家臣说:“孩子长大了,却要管理我们的家室,这是想要兼并我们。”于是准备发动攻击。陈桓子和子尾关系很好,也准备出兵帮助子旗。有人告诉子旗,子旗不相信。后来又有几个人来告状。子旗准备前往,路上又有几个人来告状,于是前往陈氏。陈桓子正准备出兵,听说后返回,穿着便服迎接子旗,请求指示。子旗说:“听说彊氏准备出兵攻打你,你听说了吗?”陈桓子说:“没有听说。”子旗说:“你为什么不也准备出兵?无宇请求跟随你。”子旗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他还是个孩子,我教导他还怕他不能成功,我又宠爱他。这怎么对得起先人?你为什么不告诉他?《周书》说:‘恩惠不施,茂盛不茂。’康叔因此能够服众。”陈桓子叩头说:“顷公、灵公保佑你,我还有希望。”于是双方和好如初。

陈国的公子招将罪责推给公子过,并杀了他。九月,楚国的公子弃疾率领军队奉孙吴围攻陈国,宋国的戴恶也来会合。

冬天十一月壬午日,楚军灭了陈国。陈国的宠臣袁克,杀了马,毁了玉器来安葬陈哀公。楚国人准备杀他,他请求将他流放。后来又请求私下处理,在帐篷里,他戴上孝带,然后逃走了。楚国人任命穿封戌为陈公,说:“在城麇之战中,他没有谄媚。”穿封戌陪楚王喝酒。楚王说:“在城麇之战中,你知道我会这样,你为什么不避开我?”穿封戌回答说:“如果我知道君会这样,我一定会以死相报,以平息楚国的内乱。”晋侯问史赵:“陈国就这样灭亡了吗?”史赵回答说:“还没有。”晋侯问:“为什么?”史赵回答说:“陈国是颛顼的后代。岁星在鹑火时,陈国最终灭亡,陈国将像这样。现在岁星在析木之津,陈国还会复兴。而且陈氏在齐国掌权后,陈国最终灭亡。从幕到瞽瞍,没有违背天命。舜以明德为重,将德行置于遂,遂世代守护。到了胡公不淫,所以周朝赐他姓,让他祭祀虞帝。我听说盛德必定百世祭祀,虞的世代还没有结束。继守将在齐国,征兆已经存在了。”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鲁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发生的几件大事,包括陈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楚国的干预以及晋国的反应。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1. 陈国内乱:陈哀公的弟弟招和公子过杀害了太子偃师,立公子留为太子。随后哀公自缢,楚国介入,逮捕并杀害了陈国的使者干征师,公子留逃奔郑国。陈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了国家的动荡,最终楚国出兵灭陈。

  2. 晋国的反应:晋国在此期间建造了虒祁宫,师旷和叔向对此发表了看法,认为晋国的奢华和百姓的怨恨会导致诸侯背叛和君主灾祸。叔弓和郑伯前往晋国祝贺虒祁宫的建成,史赵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值得哀悼的事情。

  3. 齐国的内乱:齐国的子尾去世后,子旗试图接管他的家室,引发了内部冲突。陈桓子出面调解,最终双方和好。

  4. 楚灭陈:楚国出兵灭了陈国,任命穿封戌为陈公。晋侯询问史赵陈国是否会灭亡,史赵认为陈国虽然暂时灭亡,但未来还会复兴,因为陈氏在齐国掌权后,陈国最终灭亡。

这段古文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