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成公十二年
【经】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传】
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
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晋郤至如楚聘,且涖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郤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贶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何以代此?下臣不敢。”子反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焉用乐?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世之治也,诸侯閒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今吾子之言,乱之道也,不可以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不从?”遂入,卒事。归以语范文子。文子曰:“无礼必食言,吾死无日矣夫!”
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涖盟。十二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十二年春季,周王派人来报告周公的灾难。史书记载:“周公出奔晋。”凡是从周朝出奔的,没有说是“出”的,周公自己出奔,所以这样记载。

宋国的华元成功促成了晋国和楚国的和解。

夏季五月,晋国的士燮会见楚国的公子罢和许偃。癸亥日,他们在宋国西门之外结盟,盟约说:“凡是晋国和楚国不再互相加兵,好恶相同,共同分担灾祸,防备和救助凶患。如果有谁危害楚国,晋国就讨伐它;在晋国,楚国也是这样。互相赠送礼物,道路畅通无阻,谋划不协调的事情,讨伐不服从的国家。如果有人违背这个盟约,神明就会惩罚他,使他失去军队,不能享有国家。”郑伯到晋国听取和解的情况,在琐泽会面,是为了和解的缘故。

狄人趁着宋国结盟的机会入侵晋国,但没有设防。

秋季,晋国人在交刚打败了狄人。

晋国的郤至到楚国聘问,并且参加盟会。楚王设宴招待他,子反作陪,在地下室悬挂了乐器。郤至正要登堂,音乐在下面响起,他吃了一惊,转身就跑。子反说:“天快黑了,我们君主在等着,您还是进去吧!”郤至说:“君主不忘先君的友好,施及下臣,赐以大礼,又用完备的音乐来加重。如果两君相见,怎么能代替这些?下臣不敢。”子反说:“如果两君相见,也不过是一箭相加,哪里用得着音乐?我们君主在等着,您还是进去吧!”郤至说:“如果用一箭相让,这是大祸,哪里是福?天下太平的时候,诸侯在天子的事务之间有空闲,就互相朝见,于是有享宴的礼节。享宴用来教导恭敬和节俭,宴会用来表示慈惠,恭敬和节俭用来行礼,慈惠用来布政,政事靠礼来完成,百姓因此得以休息,百官承办事务,早晨而不晚上,这是公侯用来保护他们百姓的。所以《诗经》说:‘威武的武夫,是公侯的城墙。’到了乱世,诸侯贪婪,侵夺欲望没有顾忌,争夺寻常之地来耗尽他们的百姓,利用武夫,作为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诗经》说:‘威武的武夫,是公侯的心腹。’天下有道,公侯能为民作城墙,控制他们的心腹;乱世则相反。现在您的话,是乱世之道,不可以作为法则。然而您是主人,我岂敢不服从?”于是进去,完成了事情。回去后告诉了范文子。文子说:“无礼必定食言,我死无日了!”

冬季,楚国的公子罢到晋国聘问,并且参加盟会。十二月,晋侯和楚公子罢在赤棘结盟。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年)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周公出奔晋国、晋国和楚国的和解、晋国与狄人的战争、晋国与楚国的外交活动等。以下是对各部分的详细解释:

  1. 周公出奔晋:周公是周朝的贵族,因为某种灾难而出奔到晋国。史书记载“周公出奔晋”,强调这是周公自己主动出奔,而非被迫。

  2. 晋楚和解:宋国的华元成功促成了晋国和楚国的和解。两国在宋国西门之外结盟,盟约内容包括不再互相加兵、共同分担灾祸、防备和救助凶患等。郑伯到晋国听取和解的情况,并在琐泽会面。

  3. 晋国与狄人的战争:狄人趁着宋国结盟的机会入侵晋国,但没有设防,结果被晋国在交刚打败。

  4. 晋楚外交活动:晋国的郤至到楚国聘问,并参加盟会。楚王设宴招待他,但在宴会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郤至对楚国的无礼行为表示不满。回去后,他将此事告诉了范文子,范文子预言楚国会食言,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5. 楚晋盟会:楚国的公子罢到晋国聘问,并参加盟会。十二月,晋侯和楚公子罢在赤棘结盟。

这段古文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包括战争、和解、外交活动等,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的外交礼仪和各国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