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成公元年
【经】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
三月,作丘甲。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
冬十月。
【传】
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将何以胜?”不听,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
为齐难故,作丘甲。
闻齐将出楚师。
夏,盟于赤棘。
秋,王人来告败。
冬,臧宣叔令修赋,缮完,具守备,曰:“齐、楚结好,我新与晋盟,晋、楚争盟,齐师必至。虽晋人伐齐,楚必救之,是齐、楚同我也。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

注释

白话文翻译

成公元年

元年春天,周王的正月,成公即位。

二月辛酉日,安葬了我们的君主宣公。

没有结冰。

三月,制定了丘甲制度。

夏天,臧孙许与晋侯在赤棘会盟。

秋天,周王的军队在茅戎被打败。

冬天十月。

元年春天,晋侯派瑕嘉去周王那里调解与戎族的矛盾,单襄公到晋国去表示感谢。刘康公想趁机攻打戎族,叔服说:“背弃盟约并欺骗大国,这必定会失败。背弃盟约不吉利,欺骗大国不义,神和人都不会帮助,怎么能取胜呢?”刘康公不听,于是攻打茅戎。三月癸未日,在徐吾氏被打败。

因为齐国可能会来犯,所以制定了丘甲制度。

听说齐国将要派出楚国的军队。

夏天,在赤棘会盟。

秋天,周王派人来报告战败的消息。

冬天,臧宣叔下令修整赋税,修缮城墙,准备好防守的器具,说:“齐国和楚国结盟,我们刚刚与晋国结盟,晋国和楚国争夺盟主地位,齐国的军队一定会来。即使晋国攻打齐国,楚国也一定会救援,这样齐国和楚国都会与我们为敌。知道有困难而做好准备,才能应对。”

解释

这段古文记载了鲁成公元年(公元前590年)的重要事件,主要涉及鲁国的内政和外交。

  1. 即位与安葬:成公在正月即位,二月安葬了前君主宣公。

  2. 无冰:记载了当时的气候异常,没有结冰。

  3. 丘甲制度:制定丘甲制度,可能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4. 外交活动:夏天,臧孙许与晋侯在赤棘会盟,显示了鲁国与晋国的结盟关系。

  5. 军事失败:秋天,周王的军队在茅戎被打败,显示了周王室的衰弱。

  6. 内政准备:冬天,臧宣叔下令修整赋税和城墙,准备防守,以应对齐国和楚国的威胁。

  7. 外交策略:臧宣叔认为齐国和楚国结盟,鲁国与晋国结盟,晋国和楚国争夺盟主地位,齐国的军队一定会来,楚国也一定会救援,因此鲁国需要做好准备。

这段古文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各国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内政和外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