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成公五年
【经】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仲孙蔑如宋。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穀。
梁山崩。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传】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
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
夏,晋荀首如齐逆女,故宣伯餫诸穀。
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问其所,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其如此而已,虽伯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不可。遂以告而从之。
许灵公愬郑伯于楚。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戌及子国。故郑伯归,使公子偃请成于晋。
秋八月,郑伯及晋赵同盟于垂棘。
宋公子围龟为质于楚而还,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复入,曰:“习攻华氏。”宋公杀之。
冬,同盟于虫牢,郑服也。诸侯谋复会,宋公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
十一月己酉,定王崩。

注释

白话文翻译

成公五年

经:

  • 五年春天,周王正月,杞国的叔姬回到鲁国。
  • 仲孙蔑前往宋国。
  • 夏天,叔孙侨如在穀地与晋国的荀首会面。
  • 梁山发生山崩。
  • 秋天,发生大洪水。
  • 冬天十一月己酉日,周定王去世。
  • 十二月己丑日,鲁成公与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在虫牢结盟。

传:

  • 五年春天,原、屏被放逐到齐国。婴说:“我在的时候,栾氏不敢作乱。我若不在,我的两位兄弟(原、屏)就会忧虑了!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舍弃我有什么害处呢?”但没有人听他的。婴梦见天使对他说:“祭祀我,我会赐福给你。”婴派人去问士贞伯,贞伯说:“我不知道。”后来贞伯对别人说:“神会赐福给仁德之人,降祸给淫乱之人。如果淫乱之人没有受到惩罚,那就是福了。祭祀他,他会不会灭亡呢?”婴祭祀了天使,第二天就去世了。

  • 孟献子前往宋国,是为了报答华元。

  • 夏天,晋国的荀首前往齐国迎娶新娘,因此宣伯在穀地设宴款待他。

  • 梁山发生山崩,晋侯派人召见伯宗。伯宗避开了重车,说:“避开重车!”重车的人说:“等我,不如走捷径快。”伯宗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绛城人。”伯宗问他绛城的事情,他说:“梁山崩了,晋侯召见伯宗商议对策。”伯宗问:“该怎么办?”他说:“山因为土质腐朽而崩塌,能怎么办呢?国家以山川为主。所以山崩川竭,国君要停止享乐,降低服饰规格,乘坐简朴的车子,撤去音乐,离开宫殿,献上祝币,史官致辞,以礼祭祀山川。这样就可以了,即使是伯宗又能怎么办呢?”伯宗请求见他,但未能见到。于是伯宗按照他的话去做了。

  • 许灵公向楚国控告郑伯。六月,郑悼公前往楚国,诉讼失败。楚国人逮捕了皇戌和子国。因此郑伯回国后,派公子偃向晋国求和。

  • 秋天八月,郑伯与晋国的赵同在垂棘结盟。

  • 宋国的公子围龟在楚国做人质后回国,华元设宴款待他。围龟请求击鼓呐喊出去,再击鼓呐喊进来,说:“这是练习攻打华氏。”宋公因此杀了他。

  • 冬天,诸侯在虫牢结盟,郑国臣服了。诸侯计划再次会盟,宋公派向为人以子灵之难为借口推辞。

  • 十一月己酉日,周定王去世。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成公五年发生的几件大事,包括政治、自然灾害和外交活动。以下是主要事件的解释:

  1. 杞叔姬来归:杞国的叔姬回到鲁国,可能是由于某种政治或婚姻原因。

  2. 仲孙蔑如宋:鲁国的仲孙蔑前往宋国,可能是进行外交活动或处理事务。

  3. 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穀:鲁国的叔孙侨如与晋国的荀首在穀地会面,可能是进行外交谈判或结盟。

  4. 梁山崩:梁山发生山崩,被视为不祥之兆,晋侯召见伯宗商议对策。

  5. 大水:秋天发生大洪水,可能是自然灾害,也可能被视为天谴。

  6. 天王崩:周定王去世,标志着周王室的更迭。

  7. 同盟于虫牢:鲁成公与多个诸侯国在虫牢结盟,显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8. 婴的梦:婴梦见天使,祭祀后去世,反映了古人对梦的迷信和对神灵的敬畏。

  9. 郑国的外交活动:郑国在楚国诉讼失败后,向晋国求和,显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斗争。

  10. 宋国的内政:宋国的公子围龟因挑衅华元而被杀,反映了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

这段古文通过记载这些事件,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和自然灾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古人对天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