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庄公四年
【经】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
六月,齐侯葬纪伯姬。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
【传】
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将齊,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插图]木之下。令尹鬥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会于汉汭而还。济汉而后发丧。
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经】
四年春天,周历二月,夫人姜氏在祝丘宴请齐侯。
三月,纪国的伯姬去世。
夏天,齐侯、陈侯、郑侯在垂地会面。纪侯离开了他的国家。
六月,齐侯为纪国的伯姬举行了葬礼。
秋天七月。
冬天,鲁庄公和齐人在禚地狩猎。
【传】
四年春天,周历三月,楚武王在荆地举行祭祀,授予军队武器,准备攻打随国。将要出发时,他进入宫中告诉夫人邓曼说:“我的心情动荡不安。”邓曼叹息道:“王的福禄已经到头了。满溢而动荡,这是天道的规律,先君早已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临战之前,将要发布重大命令,而王的心却动荡不安。如果军队没有损失,王在行军途中去世,这对国家来说是福气。”楚武王于是出发,最终在树木下去世。令尹鬥祁和莫敖屈重清理道路,架设桥梁,军队驻扎在随国附近。随国人感到害怕,请求和解。莫敖以楚武王的命令进入随国与随侯结盟,并且请求在汉水之滨举行会盟,然后返回。渡过汉水后才发布楚武王的丧讯。
纪侯无法向齐国屈服,于是将国家交给纪季。夏天,纪侯离开了他的国家,以躲避齐国的威胁。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鲁庄公四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政治活动、战争和葬礼等。
夫人姜氏宴请齐侯:夫人姜氏在祝丘宴请齐侯,这显示了鲁国与齐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可能是在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
纪伯姬去世:纪国的伯姬去世,这可能是纪国国内的一件大事,也可能影响到纪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齐侯、陈侯、郑侯会面:这三位诸侯在垂地会面,可能是为了商讨共同的政治或军事策略。
纪侯离开国家:纪侯因为无法向齐国屈服,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将国家交给纪季。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压力和冲突。
楚武王伐随:楚武王在荆地举行祭祀,准备攻打随国。在出发前,他告诉夫人邓曼自己的心情动荡不安,邓曼认为这是楚武王福禄已尽的征兆。楚武王最终在行军途中去世,但楚国军队仍然按照计划行动,最终迫使随国求和。
齐侯为纪伯姬举行葬礼:齐侯为纪国的伯姬举行葬礼,这可能是对齐国与纪国之间关系的维护。
鲁庄公与齐人狩猎:鲁庄公和齐人在禚地狩猎,这可能是两国之间的一种友好活动,也可能是为了商讨某些政治事务。
这段古文通过描述这些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