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庄公二十五年
【经】
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伯姬归于杞。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冬,公子友如陈。
【传】
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
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
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经】
二十五年春天,陈侯派遣女叔前来访问。
夏天五月癸丑日,卫侯朔去世。
六月辛未日,朔日,发生了日食。人们敲鼓,并在社庙用牲祭祀。
伯姬嫁到了杞国。
秋天,发生了大洪水。人们敲鼓,并在社庙和城门用牲祭祀。
冬天,公子友前往陈国。
【传】
二十五年春天,陈国的女叔前来访问,这是为了开始与陈国建立友好关系。因为赞赏她,所以不称呼她的名字。
夏天六月辛未日,朔日,发生了日食。人们敲鼓,并在社庙用牲祭祀,这是不寻常的。只有在正月的朔日,邪恶尚未兴起时,发生日食,才会在社庙用币帛祭祀,并在朝廷敲鼓。
秋天,发生了大洪水。人们敲鼓,并在社庙和城门用牲祭祀,这也是不寻常的。凡是天灾,只有币帛祭祀,没有牲祭。如果不是日食或月食,不会敲鼓。
晋国的士蒍让所有的公子都杀死了游氏的族人,然后在聚地筑城并安置他们。
冬天,晋侯包围了聚地,杀死了所有的公子。
解释
这段古文记载了鲁庄公二十五年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包括外交访问、国君去世、自然灾害以及晋国的内部斗争。
外交访问:陈侯派遣女叔前来鲁国访问,这是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开始。因为赞赏女叔,所以不称呼她的名字,以示尊重。
国君去世:卫侯朔在五月去世,这是卫国的重要事件。
日食与祭祀:六月发生了日食,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人们敲鼓并在社庙用牲祭祀,以祈求神灵的保佑。这种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常见的,只有在正月的朔日发生日食时才会进行类似的祭祀。
大洪水与祭祀:秋天发生了大洪水,人们再次敲鼓并在社庙和城门用牲祭祀。这也是不寻常的,因为天灾通常只用币帛祭祀,而不会用牲祭。
晋国的内部斗争:晋国的士蒍让所有的公子杀死了游氏的族人,并在聚地筑城安置他们。冬天,晋侯包围了聚地,杀死了所有的公子。这反映了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残酷的政治环境。
这段古文通过记载这些事件,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外交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天象和祭祀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