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下·第十九节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注释:### 翻译:
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其实很小,普通人往往忽视了这个区别,而君子则能够保持并重视它。舜帝能够明白万物的道理,洞察人伦关系,他遵循仁义而行,而不是刻意去表现仁义。”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探讨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以及君子与普通人在对待这种区别上的不同态度。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认为,人和禽兽之间的区别其实非常微小。这里的“几希”意思是“很少”或“微小”,强调了这种区别的微妙性。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普通人(庶民)往往忽视或抛弃了这种微小的区别,而君子则能够保持并重视它。这里强调了君子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舜帝能够明白万物的道理,洞察人伦关系。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他以智慧和德行著称。
“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舜帝是遵循仁义而行事,而不是刻意去表现仁义。这句话强调了内在的道德修养和自然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外在的刻意表现。
总结:
孟子通过这段文字,强调了人与禽兽之间微小的区别,以及君子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他推崇舜帝的智慧和德行,认为真正的仁义是内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外在的刻意表现。这段文字体现了孟子对于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