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自暴自弃的人,无法与他们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也无法与他们共同成就事业。说话不合礼义,这就是自暴;自身不能遵循仁德和道义,这就是自弃。仁,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归宿;义,是人类应当遵循的正道。放弃安身立命的归宿而不去追求,舍弃正道而不去遵循,真是可悲啊!”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表达了孟子对“自暴自弃”行为的批评,并强调了“仁”和“义”的重要性。
自暴:指言行不合礼义,即说话做事不符合道德规范。这样的人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他们的言行缺乏基本的道德准则。
自弃:指自身不能遵循仁德和道义,即放弃了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这样的人无法与他人共同成就事业,因为他们缺乏道德基础和责任感。
仁:孟子认为仁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归宿,是内心安宁和幸福的源泉。仁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义:义是人类应当遵循的正道,是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遵循义道,才能在社会中走正确的道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孟子用“安宅”比喻仁,用“正路”比喻义。放弃仁德和道义,就像放弃安身立命的归宿和正确的道路,这是非常可悲的。
总的来说,孟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自暴自弃、放弃道德追求的人,并呼吁人们应当遵循仁德和道义,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