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齐宣王问道:“与邻国交往有什么原则吗?”

孟子回答说:“有。只有仁者能够以大国侍奉小国,所以商汤侍奉葛国,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智者能够以小国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勾践侍奉吴国。以大国侍奉小国的人,是乐天的人;以小国侍奉大国的人,是畏天的人。乐天的人能够保全天下,畏天的人能够保全自己的国家。《诗经》上说:‘敬畏上天的威严,因此才能保全自己。’”

齐宣王说:“这话说得太好了!但我有个毛病,我喜欢勇敢。”

孟子回答说:“请大王不要喜欢小勇。那种握着剑瞪着眼睛说‘谁敢挡我’的勇敢,只是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个人。请大王喜欢大勇!《诗经》上说:‘周文王勃然大怒,整顿军队,阻止了莒国的进攻,巩固了周朝的福祉,以此来应对天下。’这是周文王的勇敢。周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书》上说:‘上天降下百姓,设立了君王和老师,只是让他们辅助上帝来宠爱百姓。四方有罪无罪的人都由我来管理,天下谁敢违背天意?’一个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以此为耻。这是周武王的勇敢。周武王也是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今大王如果也能一怒而安定天下的百姓,百姓只怕大王不喜欢勇敢呢。”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讨论的是与邻国交往的原则,以及勇敢的不同层次。

  1. 与邻国交往的原则

    • 仁者以大事小:仁者能够以大国的身份侍奉小国,如商汤侍奉葛国,周文王侍奉昆夷。这种态度体现了仁者的宽容和仁慈。
    • 智者以小事大:智者能够以小国的身份侍奉大国,如周太王侍奉獯鬻,勾践侍奉吴国。这种态度体现了智者的智慧和谨慎。
  2. 勇敢的不同层次

    • 小勇:指的是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个人,如握着剑瞪着眼睛说“谁敢挡我”的人。这种勇敢是狭隘的,只关注个人的勇武。
    • 大勇:指的是像周文王和周武王那样的勇敢,他们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这种勇敢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体现了君王的责任和担当。

孟子通过这段对话,劝诫齐宣王不要只追求个人的小勇,而应该追求能够安定天下百姓的大勇。这种大勇不仅是对个人勇武的超越,更是对天下百姓的责任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