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下·第十七节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注释: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孔子离开鲁国时,说道:‘我要慢慢地走。’这是离开祖国时应有的态度。离开齐国时,他把正在淘的米捞起来,不等做熟就走,这是离开别国时应有的态度。”
解释:
这段古文通过描述孔子离开鲁国和齐国时的不同态度,来阐明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应有的行为准则。
离开鲁国:鲁国是孔子的祖国,因此他在离开时表现出依依不舍、慢慢离开的态度。这体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尊重,是一种“去父母国之道”,即离开祖国时应有的庄重和留恋。
离开齐国:齐国是孔子的客居之地,因此他在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迅速,甚至不等饭煮熟就走。这体现了对客居之地的礼貌和尊重,是一种“去他国之道”,即离开他国时应有的果断和礼貌。
通过这段文字,孟子强调了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应根据不同的关系和环境,采取相应的行为和态度,以体现对国家和社会的尊重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