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释:《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的白话文翻译及解释如下:

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好的言语;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的,是好的道理。君子的言语,虽然只是日常的谈论,但其中蕴含着大道。君子的操守,是通过修养自身来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田地,却去耕种别人的田地,对别人要求很高,而对自己却要求很轻。”

解释:
1.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这里的“言近”指的是言语浅显易懂,“指远”则是指其意义深远。孟子认为,好的言语应该是简单明了但又包含深刻道理的。

  1.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守约”指的是操守简约,即行为简单而有原则;“施博”则是指其影响广泛。孟子认为,好的道理应该是简单而有原则,并且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

  2.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这里的“不下带”指的是日常的言语,即日常的谈论。孟子认为,君子的言语虽然只是日常的谈论,但其中蕴含着大道。

  3.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认为,君子的操守是通过修养自身来使天下太平。也就是说,君子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4.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这里的“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比喻人们忽视自己的责任,却去干涉别人的事情。孟子批评那些对别人要求很高,而对自己却要求很轻的人。

总的来说,这一节强调了言语的深刻意义、操守的简约和广泛影响,以及君子通过自身修养来影响社会的重要性。同时,孟子也批评了那些忽视自身责任却对别人要求过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