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注释: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不仁啊!仁爱的人会把自己所爱的推及到所不爱的人身上,不仁爱的人却会把自己所不爱的推及到所爱的人身上。”公孙丑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回答说:“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的缘故,不惜让他的百姓受苦受难去打仗,结果大败。他准备再次发动战争,又怕不能取胜,所以驱使他所爱的子弟去送死,这就叫做把自己所不爱的推及到所爱的人身上。”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指出梁惠王的行为是不仁的。孟子认为,仁爱的人会将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关爱扩展到其他人,而不仁爱的人则会将自己对陌生人的冷漠和残忍施加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身上。
具体到梁惠王的情况,孟子批评他为了争夺土地,不惜让百姓受苦去打仗,结果大败。梁惠王准备再次发动战争,但因为担心再次失败,所以驱使自己的子弟去送死。这种行为就是将对自己不爱的人(百姓)的冷漠和残忍施加到自己所爱的人(子弟)身上,因此孟子认为梁惠王是不仁的。
这段古文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强调君主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百姓的利益。同时,也反映了孟子对战争的反对态度,认为战争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