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上·第十九节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注释: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专门以侍奉某个君主为乐的人;有安定国家的臣子,那是把安定国家作为自己快乐的人;有懂得天理的人,那是当他的主张能通行于天下时,然后去实行的人;有圣人,那是先端正自己,外物便随之端正的人。”

解释:
这段文字中,孟子区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人:

  1. 事君人者:这种人专注于侍奉某个特定的君主,他们的快乐来自于取悦君主,可能缺乏更高的理想和原则。

  2. 安社稷臣者:这种人以国家的安定为己任,他们的快乐来自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3. 天民者:这种人理解天理,他们的行为准则符合天道,只有当他们的主张能够普遍实行于天下时,他们才会去行动,体现了对更高道德和原则的追求。

  4. 大人者:这种人是圣人,他们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然后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使周围的事物也随之端正,体现了圣人的影响力和道德高度。

孟子通过这四种人的对比,强调了从个人到国家,再到天理和圣人的不同层次和境界,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理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