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注释:《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的白话文翻译如下:
孟子说:“霸主的百姓,欢喜快乐;圣王的百姓,悠然自得。即使被杀死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认为应该酬谢,百姓每天向善的方向发展,却不知道是谁在推动他们这样做。君子所到之处,人民受到感化;君子所持守的,神秘莫测。君子的德行与天地运行一样,岂能说是小小的补益呢?”
这段古文的核心思想是探讨不同统治者的治理效果及其对人民的影响。孟子在这里比较了“霸者”与“王者”的差异:
霸者之民,驩虞如也:霸主的百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欢喜快乐,但这种快乐可能是短暂的、表面的,依赖于外在的恩惠或强制。
王者之民,皞皞如也:圣王的百姓则显得悠然自得,这种自在是内在的、持久的,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圣王的百姓即使受到伤害也不会怨恨,得到好处也不会觉得需要回报。这说明圣王的治理深入人心,百姓的善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外在的激励或约束。
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百姓每天都在向善的方向发展,却不知道是谁在推动他们。这表明圣王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百姓的道德提升是自发的结果。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君子的影响力深远,他们所到之处,人民受到感化;他们所持守的,神秘莫测。君子的德行与天地运行一样,其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远非小小的补益所能比拟。
总之,孟子通过这段文字强调了圣王治理的高明之处,即通过内在的德性感化人民,使百姓自然而然地走向善道,而不需要外在的强制或激励。这种治理方式与天地运行相契合,具有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