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制造箭的人难道比制造铠甲的人更不仁吗?制造箭的人唯恐箭不能伤人,而制造铠甲的人唯恐铠甲不能保护人免受伤害。巫医和木匠也是这样,巫医希望人健康,木匠却希望人需要棺材。所以,选择职业时不能不谨慎。孔子说:‘与仁德的人为邻是最美好的。如果选择不与仁德的人为邻,怎么能算是明智呢?’仁德,是上天赐予的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居所。没有人阻挡你,你却不追求仁德,这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只能成为别人的奴仆。作为奴仆却以被奴役为耻,就像制造弓的人以制造弓为耻,制造箭的人以制造箭为耻一样。如果以这些为耻,不如追求仁德。仁德的人就像射箭的人,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射箭。如果射不中,不会怨恨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反省自己。”

解释:

这段文字中,孟子通过比喻和引用孔子的话,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以及选择职业和处世态度的谨慎性。

  1. 职业与仁德:孟子用制造箭和铠甲的人、巫医和木匠的例子,说明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和目的。制造箭的人希望箭能伤人,制造铠甲的人希望铠甲能保护人。巫医希望人健康,木匠却希望人需要棺材。因此,选择职业时要慎重,因为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

  2. 仁德的重要性:孟子引用孔子的话,强调与仁德的人为邻是最美好的,如果不选择与仁德的人为邻,就是不智。仁德是上天赐予的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居所。没有人阻挡你追求仁德,如果不追求仁德,就是不明智的。

  3. 反求诸己:孟子用射箭的比喻,说明仁德的人应该先端正自己的行为,然后再行动。如果行动不成功,不应该怨恨别人,而是应该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以及在选择职业和处世态度时应该谨慎,追求仁德,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