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万章问道:“请问如何交朋友?”

孟子回答说:“交朋友时,不要倚仗自己的年长、地位高贵或兄弟的权势。交朋友是为了对方的品德,不能有任何倚仗。孟献子是一个拥有百辆战车的大夫,他有五位朋友:乐正裘、牧仲,另外三位我记不清了。孟献子与这五个人交朋友,并不因为他是孟献子;如果这五个人因为孟献子的家世而与他交朋友,他们就不会成为朋友了。不仅是拥有百辆战车的大夫如此,即使是小国的君主也有这样的情况。费惠公说:‘我对子思,是以师礼相待;对颜般,是以朋友相待;王顺、长息则是侍奉我的人。’不仅小国的君主如此,即使是大国的君主也有这样的情况。晋平公对待亥唐,亥唐说进来,他就进来;亥唐说坐下,他就坐下;亥唐说吃饭,他就吃饭。即使是粗茶淡饭,晋平公也从未不饱,因为他不敢不饱。然而,他们的关系也仅止于此。晋平公没有与亥唐共同享有天子的地位,没有共同治理天子的职责,也没有共同享用天子的俸禄。这是士人尊重贤人的方式,而不是王公尊重贤人的方式。舜曾经去见帝尧,帝尧将舜安置在副宫,并以宾客之礼款待舜,双方轮流做主人和客人。这是天子与平民交朋友的例子。以在下者的身份尊敬在上者,称为‘贵贵’;以在上者的身份尊敬在下者,称为‘尊贤’。‘贵贵’和‘尊贤’的道理是一样的。”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讨论了交朋友的原则和态度。孟子强调了交朋友应当基于对方的品德,而不应倚仗自己的年长、地位或权势。他通过多个例子说明,无论是大夫、小国君主还是大国君主,都应该以平等的态度与朋友交往,尊重对方的品德和人格。

孟子还提到,尊重贤人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如共同享有地位、职责和俸禄。最后,孟子以舜与帝尧的交往为例,说明即使是天子也可以与平民交朋友,强调“贵贵”和“尊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贤人的尊重和敬仰。

这段古文体现了孟子关于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的思想,强调了平等、尊重和真诚在交朋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