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方·菜蔬第三
枸杞叶,味苦平涩无毒,补虚羸,益精髓。
瓜子,味甘平寒无毒,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除胸满。一名白瓜子,即冬瓜子也。白冬瓜,味甘微寒无毒,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消渴。
越瓜,味甘平无毒,不可久食,益肠胃。
胡瓜,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血热。
凡瓜,味甘寒滑无毒,去渴,多食令阴下痒湿生疮,发黄胆,黄帝云∶九月勿食被霜瓜,向冬发寒热及温病。初食时,即令欲吐也。食竟心内作停水不能自消,或为反胃。凡瓜入水沉者,食之得冷病,终身不瘥。
冬葵子,味甘寒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破五淋,利小便,妇人乳难血闭,叶,甘寒滑无毒,宜脾,久食利胃气,其心伤人。黄帝云∶霜葵陈者,生食之动五种流饮,饮盛则吐水。凡葵菜和鲤鱼 食之害人。
苋菜实,味甘寒涩无毒,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气,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蛔虫。一名马苋,即马齿苋菜也,治反花疮。
小苋菜,味甘大寒滑无毒,可久食,益气力,除热。不可共鳖肉食,成鳖瘕,蕨菜亦成鳖瘕。
苦菜,味苦大寒滑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大渴热中,暴疾恶疮。
荠菜,味甘温涩无毒,利肝气和中,杀诸毒。其子主明目,目痛泪出。其根主目涩痛。
芫菁及芦菔菜,味苦冷涩无毒,利五脏,轻身益气。芜菁子,明目,九蒸曝,疗黄胆,利小便。根,主消风热毒肿,不可久食,令人气胀。
菘菜,味甘温涩无毒,久食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消渴。
芥菜,味辛温无毒,归鼻,除肾邪,大破咳逆,下气,利九窍,明目聪耳安中。其子味辛,辛亦归鼻有毒,主喉痹,去一切风毒肿。
苜蓿,味苦平涩无毒,安中,利人四体,可久食。
荏子,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髓。其叶主调中,去臭气。
蓼实,味辛温无毒,明目温中,解肌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却痈疽。其叶辛,归舌,治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黄帝云∶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妇人月水来,不用食蓼及蒜,喜
葱实,味辛温无毒,明目补中,茎白,主伤寒寒热,骨肉碎痛,能出汗,治中风面目浮肿,喉痹不通,安胎,杀桂。其青叶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根须主伤寒头痛。葱中涕及生葱汁止尿血,解藜芦及桂毒。黄帝云∶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利,食烧葱并啖蜜,壅气而死。正月不得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楼葱除瘴气恶毒,久食益胆气,强志
薤,味苦辛温滑无毒,主金疮疮败,能生肌肉,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利产妇,病患诸疮,中风寒水肿,生捣敷之。鲠骨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黄帝云∶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韭亦然。
韭,味辛酸温涩无毒,安五脏,除胃中热,病患心腹有痼冷者,食之必加剧。其子主梦泄精尿色白。根煮汁以养发。
白 荷,味辛微温涩无毒,主中蛊及疟病。捣汁服二合,日二。生根主诸疮。
紫苏,味辛微温无毒,下气,除寒中。其子尤善。
鸡苏,味辛微温涩无毒,主吐血,下气。一名水苏。
胡荽子,味酸平无毒,消谷,能复食味。叶,不可久食,令人多忘。华佗云∶胡荽菜患胡臭
海藻,味咸寒滑无毒,主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痛。
昆布,味咸寒滑无毒,下十二水肿,瘿瘤结气, 疮,破积聚。
茼蒿,味辛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白蒿,味苦辛平无毒,养五脏,补中益气,长毛发。
吴葵,一名蜀葵,味甘微寒滑无毒,花定心气,叶除客热,利肠胃,不可久食,钝人志性,若食之被狗啮者,疮永不瘥。
藿,味咸寒涩无毒,宜肾,主大小便数。去烦热。
香 ,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烦心,去热。
甜瓠,味甘平滑无毒,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扁鹊云∶患香港脚虚胀者,不得食之,患永不除。
味甘寒滑无毒,主消渴热痹,多食动痔病。
落葵,味酸寒无毒,滑中散热实,悦泽人面。
蕺,味辛微温有小毒,主蠼 尿疮,多食令人气喘,不利人脚,多食脚痛。
葫,味辛温有毒,治 疮,除风邪,杀蛊毒瓦斯,独子者最良。黄帝云∶生葫合青鱼酢食之,令人腹内生疮,肠中肿,又成疝瘕,多食生葫行房,伤肝气,令人面无色。
小蒜,味辛温无毒,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气,温中除邪痹毒瓦斯。黄帝云∶食小蒜啖生鱼,令人夺气,阴核痛。
苍耳子,味苦甘温。叶,味苦辛微寒涩有小毒,主风头寒痛,风湿痹,四肢拘急挛痛,去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黄帝云∶戴甲苍耳不可共猪肉食,害
食茱萸,味辛苦大温无毒,陈久者良,闭口者有毒,不可用。止痛下气,除咳逆,去五脏中寒冷,温中,诸冷实不消。其生白皮主中恶腹痛,止齿痛。其根细者,去三虫寸白。贼风中人,口僻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去合口者,好豉三升,二物以清酒煮四五沸,取汁冷,服
蜀椒,味辛大热有毒,主邪气,温中下气,留饮宿食,逐皮肤中寒冷,去死肌湿痹痛,心下冷气,除五脏六腑寒,百骨节中积冷,温疟大风,汗自出者,止下利散风邪。合口者害人,其中黑子有小毒,下水。
干姜,味辛热无毒,主胸中满,咳逆上气,温中止漏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利,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生姜,味辛微温无毒,主伤寒头痛,去痰下气,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胸膈上臭气,通神明。
堇葵,味苦平无毒,久服除人心烦急,动痰冷,身重懈惰。
芸薹,味辛寒无毒。主腰脚痹。若旧患腰脚痛者,不可食,必加剧。又治游肿丹毒。
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患冷人,食之心痛。
野苣,味苦平无毒,久服轻身少睡,不可共蜜食之,作痔。
白苣,味苦平无毒,益筋力,不可共酪食,必作虫。
茴香菜(茴当作 ),味苦辛微寒涩无毒,主霍乱,辟热,除口气。臭肉和水煮,下少许,即无臭气,故曰茴香。酱臭末中亦香。其子主蛇咬疮久不瘥者,捣敷之。又治九种 。
蕈菜,味苦寒无毒,主小儿火丹,诸毒肿,去暴热。
扁竹叶,味苦平涩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女人阴蚀。扁鹊云∶煮汁与小儿冷服,治蛔虫。
菜,味苦酸冷涩无毒,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黄帝云∶五月五日勿食一切菜,发百病。凡一切菜,熟煮热食。时病瘥后,食一切肉并蒜,食竟行房,病发必死。时病瘥后未健,食生青菜者,手足必青肿。时病瘥未健,食青菜竟行房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千金方》中的“食治方·菜蔬第三”主要介绍了各种蔬菜的性味、功效以及食用禁忌。以下是对部分内容的翻译与解释:
枸杞叶
原文:枸杞叶,味苦平涩无毒,补虚羸,益精髓。
翻译:枸杞叶味道苦、性平、涩,无毒,能够补益虚弱,增强精髓。
解释:枸杞叶常用于滋补身体,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食用。
瓜子
原文:瓜子,味甘平寒无毒,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除胸满。一名白瓜子,即冬瓜子也。白冬瓜,味甘微寒无毒,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消渴。
翻译:瓜子味道甘、性平、寒,无毒,能够使皮肤光泽,改善气色,补气,消除胸闷。又称白瓜子,即冬瓜子。白冬瓜味道甘、性微寒,无毒,能够消除小腹水肿,利尿,止渴。
解释:瓜子和冬瓜都有利尿消肿的功效,适合水肿和消渴症患者食用。
越瓜
原文:越瓜,味甘平无毒,不可久食,益肠胃。
翻译:越瓜味道甘、性平,无毒,但不可长期食用,能够益肠胃。
解释:越瓜对肠胃有益,但不宜长期食用,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胡瓜
原文:胡瓜,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血热。
翻译:胡瓜味道甘、性寒,有毒,不可多食,容易引发寒热,增加疟疾的风险,导致瘀血积热。
解释:胡瓜性寒,多食可能引发寒热症状,特别是疟疾患者应避免食用。
冬葵子
原文:冬葵子,味甘寒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破五淋,利小便,妇人乳难血闭,叶,甘寒滑无毒,宜脾,久食利胃气,其心伤人。
翻译:冬葵子味道甘、性寒,无毒,主治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弱,通淋利尿,对妇女的乳汁不通和闭经有效。叶子味道甘、性寒、滑,无毒,适合脾脏,长期食用可以增强胃气,但中心部分可能伤害人体。
解释:冬葵子及其叶子有通淋利尿的功效,适合小便不利和乳汁不通的患者,但中心部分不宜食用。
苋菜实
原文:苋菜实,味甘寒涩无毒,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气,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蛔虫。一名马苋,即马齿苋菜也,治反花疮。
翻译:苋菜实味道甘、性寒、涩,无毒,主治青盲和白翳,明目,祛邪气,通利大小便,消除寒热,杀蛔虫。又称马苋,即马齿苋,可以治疗反花疮。
解释:苋菜实有明目、利尿、杀虫的功效,适合眼疾和寄生虫患者食用。
苦菜
原文:苦菜,味苦大寒滑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大渴热中,暴疾恶疮。
翻译:苦菜味道苦、性大寒、滑,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厌食,胃痹,肠疾,大渴热中,急症和恶疮。
解释:苦菜性寒,适合清热解毒,治疗胃病和肠道疾病。
荠菜
原文:荠菜,味甘温涩无毒,利肝气和中,杀诸毒。其子主明目,目痛泪出。其根主目涩痛。
翻译:荠菜味道甘、性温、涩,无毒,能够疏肝理气,调和脾胃,解毒。其种子能够明目,治疗眼痛流泪。其根能够治疗眼涩痛。
解释:荠菜及其种子和根都有明目的功效,适合眼疾患者食用。
芫菁及芦菔菜
原文:芫菁及芦菔菜,味苦冷涩无毒,利五脏,轻身益气。芜菁子,明目,九蒸曝,疗黄胆,利小便。根,主消风热毒肿,不可久食,令人气胀。
翻译:芫菁和芦菔菜味道苦、性冷、涩,无毒,能够利五脏,轻身益气。芜菁子能够明目,经过九蒸九晒后,可以治疗黄疸,利尿。根能够消除风热毒肿,但不可长期食用,容易导致气胀。
解释:芫菁和芦菔菜有利尿消肿的功效,但不宜长期食用,以免引起气胀。
菘菜
原文:菘菜,味甘温涩无毒,久食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消渴。
翻译:菘菜味道甘、性温、涩,无毒,长期食用可以通利肠胃,消除胸中烦闷,止渴。
解释:菘菜对肠胃有益,适合消化不良和消渴症患者食用。
芥菜
原文:芥菜,味辛温无毒,归鼻,除肾邪,大破咳逆,下气,利九窍,明目聪耳安中。其子味辛,辛亦归鼻有毒,主喉痹,去一切风毒肿。
翻译:芥菜味道辛、性温,无毒,归鼻经,能够祛除肾邪,止咳平喘,下气,通利九窍,明目聪耳,安中。其种子味道辛,归鼻经,有毒,主治喉痹,消除一切风毒肿。
解释:芥菜及其种子有止咳平喘、明目的功效,但种子有毒,需谨慎使用。
苜蓿
原文:苜蓿,味苦平涩无毒,安中,利人四体,可久食。
翻译:苜蓿味道苦、性平、涩,无毒,能够安中,利四肢,可以长期食用。
解释:苜蓿对脾胃和四肢有益,适合长期食用。
荏子
原文:荏子,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髓。其叶主调中,去臭气。
翻译:荏子味道辛、性温,无毒,能够止咳平喘,温中补髓。其叶子能够调中,消除臭气。
解释:荏子及其叶子有止咳平喘、温中补髓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和咳嗽患者食用。
蓼实
原文:蓼实,味辛温无毒,明目温中,解肌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却痈疽。其叶辛,归舌,治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翻译:蓼实味道辛、性温,无毒,能够明目温中,解肌耐风寒,消除水肿,治疗痈疽。其叶子味道辛,归舌经,能够治疗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解释:蓼实及其叶子有明目、温中、消肿的功效,适合水肿和痈疽患者食用。
葱实
原文:葱实,味辛温无毒,明目补中,茎白,主伤寒寒热,骨肉碎痛,能出汗,治中风面目浮肿,喉痹不通,安胎,杀桂。其青叶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根须主伤寒头痛。葱中涕及生葱汁止尿血,解藜芦及桂毒。
翻译:葱实味道辛、性温,无毒,能够明目补中。葱白主治伤寒寒热,骨肉碎痛,发汗,治疗中风面目浮肿,喉痹不通,安胎,解毒。葱叶归目经,能够祛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解毒。葱根须主治伤寒头痛。葱汁和生葱汁能够止尿血,解藜芦和桂毒。
解释:葱及其各部分有发汗、解毒、明目的功效,适合感冒和中毒患者食用。
薤
原文:薤,味苦辛温滑无毒,主金疮疮败,能生肌肉,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利产妇,病患诸疮,中风寒水肿,生捣敷之。鲠骨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
翻译:薤味道苦、辛、性温、滑,无毒,能够治疗金疮疮疡,生肌,消除寒热,祛水气,温中,散结气,利产妇,治疗各种疮疡,中风寒水肿,生捣外敷。鱼骨卡喉者,食用后可以去除。
解释:薤有生肌、消肿、散结的功效,适合疮疡和水肿患者食用。
韭
原文:韭,味辛酸温涩无毒,安五脏,除胃中热,病患心腹有痼冷者,食之必加剧。其子主梦泄精尿色白。根煮汁以养发。
翻译:韭菜味道辛、酸、性温、涩,无毒,能够安五脏,消除胃中热,但有心腹冷痛的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其种子主治梦遗和白尿。根煮汁可以养发。
解释:韭菜有安五脏、消除胃热的功效,但心腹冷痛患者应避免食用。
白 荷
原文:白 荷,味辛微温涩无毒,主中蛊及疟病。捣汁服二合,日二。生根主诸疮。
翻译:白荷味道辛、性微温、涩,无毒,主治中蛊和疟疾。捣汁服用二合,每日两次。根主治各种疮疡。
解释:白荷有解毒、治疟的功效,适合中蛊和疟疾患者食用。
紫苏
原文:紫苏,味辛微温无毒,下气,除寒中。其子尤善。
翻译:紫苏味道辛、性微温,无毒,能够下气,消除寒中。其种子效果尤佳。
解释:紫苏有下气、散寒的功效,适合寒中患者食用。
鸡苏
原文:鸡苏,味辛微温涩无毒,主吐血,下气。一名水苏。
翻译:鸡苏味道辛、性微温、涩,无毒,能够止血,下气。又称水苏。
解释:鸡苏有止血、下气的功效,适合吐血患者食用。
胡荽子
原文:胡荽子,味酸平无毒,消谷,能复食味。叶,不可久食,令人多忘。
翻译:胡荽子味道酸、性平,无毒,能够消食,恢复食欲。叶子不可长期食用,容易导致健忘。
解释:胡荽子有消食、恢复食欲的功效,但叶子不宜长期食用。
海藻
原文:海藻,味咸寒滑无毒,主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痛。
翻译:海藻味道咸、性寒、滑,无毒,主治瘿瘤结气,消除颈下硬核痛。
解释:海藻有散结消肿的功效,适合瘿瘤患者食用。
昆布
原文:昆布,味咸寒滑无毒,下十二水肿,瘿瘤结气, 疮,破积聚。
翻译:昆布味道咸、性寒、滑,无毒,能够消除水肿,散结气,治疗疮疡,破积聚。
解释:昆布有消肿散结的功效,适合水肿和瘿瘤患者食用。
茼蒿
原文:茼蒿,味辛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翻译:茼蒿味道辛、性平,无毒,能够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解释:茼蒿有安神、健脾胃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和痰饮患者食用。
白蒿
原文:白蒿,味苦辛平无毒,养五脏,补中益气,长毛发。
翻译:白蒿味道苦、辛、性平,无毒,能够养五脏,补中益气,促进毛发生长。
解释:白蒿有补中益气、促进毛发生长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弱和脱发患者食用。
吴葵
原文:吴葵,一名蜀葵,味甘微寒滑无毒,花定心气,叶除客热,利肠胃,不可久食,钝人志性,若食之被狗啮者,疮永不瘥。
翻译:吴葵,又称蜀葵,味道甘、性微寒、滑,无毒,花能够定心气,叶子能够消除客热,利肠胃,但不可长期食用,容易使人志性迟钝,若食用后被狗咬,疮口难以愈合。
解释:吴葵有定心气、利肠胃的功效,但不宜长期食用。
藿
原文:藿,味咸寒涩无毒,宜肾,主大小便数。去烦热。
翻译:藿味道咸、性寒、涩,无毒,适合肾脏,主治尿频,消除烦热。
解释:藿有补肾、利尿的功效,适合尿频和烦热患者食用。
香
原文:香 ,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烦心,去热。
翻译:香 味道辛、性微温,主治霍乱腹痛呕吐腹泻,消除水肿烦心,去热。
解释:香 有止泻、消肿、去热的功效,适合霍乱和水肿患者食用。
甜瓠
原文:甜瓠,味甘平滑无毒,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扁鹊云∶患香港脚虚胀者,不得食之,患永不除。
翻译:甜瓠味道甘、性平、滑,无毒,主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扁鹊说:患有香港脚虚胀的人,不可食用,否则病情难以消除。
解释:甜瓠有止渴、治疗疮疡的功效,但香港脚虚胀患者应避免食用。
落葵
原文:落葵,味酸寒无毒,滑中散热实,悦泽人面。
翻译:落葵味道酸、性寒,无毒,能够滑中散热,使面色悦泽。
解释:落葵有清热、美容的功效,适合热性体质和面色不佳的人食用。
蕺
原文:蕺,味辛微温有小毒,主蠼 尿疮,多食令人气喘,不利人脚,多食脚痛。
翻译:蕺味道辛、性微温,有小毒,主治蠼 尿疮,多食容易导致气喘,不利于脚部健康,多食会导致脚痛。
解释:蕺有治疗疮疡的功效,但不宜多食,以免引起气喘和脚痛。
葫
原文:葫,味辛温有毒,治 疮,除风邪,杀蛊毒瓦斯,独子者最良。黄帝云∶生葫合青鱼酢食之,令人腹内生疮,肠中肿,又成疝瘕,多食生葫行房,伤肝气,令人面无色。
翻译:葫味道辛、性温,有毒,能够治疗疮疡,祛风邪,杀蛊毒,独子者效果最佳。黄帝说:生葫与青鱼醋同食,容易导致腹内生疮,肠中肿,形成疝瘕,多食生葫后行房,会伤肝气,使面色不佳。
解释:葫有祛风、解毒的功效,但有毒,需谨慎使用。
小蒜
原文:小蒜,味辛温无毒,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气,温中除邪痹毒瓦斯。黄帝云∶食小蒜啖生鱼,令人夺气,阴核痛。
翻译:小蒜味道辛、性温,无毒,主治霍乱腹中不安,消食理胃气,温中祛邪痹毒。黄帝说:食用小蒜后吃生鱼,容易导致气短,阴核痛。
解释:小蒜有消食、温中的功效,但不宜与生鱼同食。
苍耳子
原文:苍耳子,味苦甘温。叶,味苦辛微寒涩有小毒,主风头寒痛,风湿痹,四肢拘急挛痛,去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黄帝云∶戴甲苍耳不可共猪肉食,害人。
翻译:苍耳子味道苦、甘、性温。叶子味道苦、辛、性微寒、涩,有小毒,主治风头寒痛,风湿痹,四肢拘急挛痛,去除恶肉死肌,膝痛溪毒,长期服用能够益气,明目聪耳,强志轻身。黄帝说:戴甲苍耳不可与猪肉同食,有害人体。
解释:苍耳子及其叶子有祛风、止痛的功效,但不宜与猪肉同食。
食茱萸
原文:食茱萸,味辛苦大温无毒,陈久者良,闭口者有毒,不可用。止痛下气,除咳逆,去五脏中寒冷,温中,诸冷实不消。其生白皮主中恶腹痛,止齿痛。其根细者,去三虫寸白。贼风中人,口僻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去合口者,好豉三升,二物以清酒煮四五沸,取汁冷,服之。
翻译:食茱萸味道辛、苦、性大温,无毒,陈久者效果更佳,闭口者有毒,不可使用。能够止痛下气,止咳平喘,祛除五脏寒冷,温中,消除冷实不消。其生白皮主治中恶腹痛,止齿痛。其细根能够去除三虫寸白。贼风中人,口僻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去合口者,好豉三升,二物以清酒煮四五沸,取汁冷,服用。
解释:食茱萸有止痛、止咳、温中的功效,但闭口者有毒,需谨慎使用。
蜀椒
原文:蜀椒,味辛大热有毒,主邪气,温中下气,留饮宿食,逐皮肤中寒冷,去死肌湿痹痛,心下冷气,除五脏六腑寒,百骨节中积冷,温疟大风,汗自出者,止下利散风邪。合口者害人,其中黑子有小毒,下水。
翻译:蜀椒味道辛、性大热,有毒,主治邪气,温中下气,消除留饮宿食,祛除皮肤寒冷,去除死肌湿痹痛,消除心下冷气,祛除五脏六腑寒,百骨节中积冷,治疗温疟大风,自汗,止泻散风邪。合口者有害人体,其中黑子有小毒,能够下水。
解释:蜀椒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但有毒,需谨慎使用。
干姜
原文:干姜,味辛热无毒,主胸中满,咳逆上气,温中止漏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利,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翻译:干姜味道辛、性热,无毒,主治胸中满闷,咳逆上气,温中止漏血出汗,祛除风湿痹,肠疾下利,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效果更佳。
解释:干姜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适合寒性体质和咳喘患者食用。
生姜
原文:生姜,味辛微温无毒,主伤寒头痛,去痰下气,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胸膈上臭气,通神明。
翻译:生姜味道辛、性微温,无毒,主治伤寒头痛,祛痰下气,发汗。消除鼻塞,止咳平喘。止呕吐,消除胸膈上臭气,通神明。
解释:生姜有发汗、止咳、止呕的功效,适合感冒和咳嗽患者食用。
堇葵
原文:堇葵,味苦平无毒,久服除人心烦急,动痰冷,身重懈惰。
翻译:堇葵味道苦、性平,无毒,长期服用能够消除心烦急躁,祛痰冷,消除身重懈惰。
解释:堇葵有清热、祛痰的功效,适合心烦急躁和痰冷患者食用。
芸薹
原文:芸薹,味辛寒无毒。主腰脚痹。若旧患腰脚痛者,不可食,必加剧。又治游肿丹毒。
翻译:芸薹味道辛、性寒,无毒,主治腰脚痹痛。若旧患腰脚痛者,不可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又能够治疗游肿丹毒。
解释:芸薹有祛风、消肿的功效,但腰脚痛患者应避免食用。
竹笋
原文: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患冷人,食之心痛。
翻译:竹笋味道甘、性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利尿,益气力,可以长期食用。但寒性体质的人食用后容易心痛。
解释:竹笋有利尿、益气的功效,适合消渴症患者食用,但寒性体质的人应避免食用。
野苣
原文:野苣,味苦平无毒,久服轻身少睡,不可共蜜食之,作痔。
翻译:野苣味道苦、性平,无毒,长期服用能够轻身少睡,但不可与蜂蜜同食,容易导致痔疮。
解释:野苣有轻身、少睡的功效,但不宜与蜂蜜同食。
白苣
原文:白苣,味苦平无毒,益筋力,不可共酪食,必作虫。
翻译:白苣味道苦、性平,无毒,能够增强筋力,但不可与乳酪同食,容易导致寄生虫。
解释:白苣有增强筋力的功效,但不宜与乳酪同食。
茴香菜
原文:茴香菜(茴当作 ),味苦辛微寒涩无毒,主霍乱,辟热,除口气。臭肉和水煮,下少许,即无臭气,故曰茴香。酱臭末中亦香。其子主蛇咬疮久不瘥者,捣敷之。又治九种 。
翻译:茴香菜味道苦、辛、性微寒、涩,无毒,主治霍乱,辟热,消除口气。臭肉与水同煮,加入少许茴香,即可消除臭气,因此称为茴香。酱臭末中也香。其种子主治蛇咬疮久不愈者,捣敷。又能够治疗九种疾病。
解释:茴香菜有辟热、消除口气的功效,适合霍乱和蛇咬伤患者使用。
蕈菜
原文:蕈菜,味苦寒无毒,主小儿火丹,诸毒肿,去暴热。
翻译:蕈菜味道苦、性寒,无毒,主治小儿火丹,各种毒肿,消除暴热。
解释:蕈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小儿火丹和毒肿患者食用。
扁竹叶
原文:扁竹叶,味苦平涩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女人阴蚀。扁鹊云∶煮汁与小儿冷服,治蛔虫。
翻译:扁竹叶味道苦、性平、涩,无毒,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女人阴蚀。扁鹊说:煮汁与小儿冷服,能够治疗蛔虫。
解释:扁竹叶有杀虫、治疗疮疡的功效,适合疥癣和蛔虫患者使用。
菜
原文:菜,味苦酸冷涩无毒,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翻译:菜味道苦、酸、性冷、涩,无毒,能够增强筋力,消除伏热,治疗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每日两次。
解释:菜有增强筋力、消除伏热的功效,适合黄病患者食用。
黄帝云
原文:黄帝云∶五月五日勿食一切菜,发百病。凡一切菜,熟煮热食。时病瘥后,食一切肉并蒜,食竟行房,病发必死。时病瘥后未健,食生青菜者,手足必青肿。时病瘥未健,食青菜竟行房,病发必死。
翻译:黄帝说:五月五日不可食用一切蔬菜,容易引发百病。所有蔬菜都应煮熟热食。病愈后,食用一切肉类和蒜,食用后行房,病情必复发致死。病愈后未康复,食用生青菜,手足必青肿。病愈未康复,食用青菜后行房,病情必复发致死。
解释:黄帝强调了蔬菜的食用禁忌,特别是病愈后应注意饮食和行房,以免病情复发。
总结
《千金方》中的“食治方·菜蔬第三”详细介绍了各种蔬菜的性味、功效和食用禁忌,强调了蔬菜在食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食用蔬菜,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同时也需注意某些蔬菜的食用禁忌,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