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毒香港脚方·酒醴第四
(例一首 方十七首)
例曰∶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滓服酒,尽后其滓捣,酒服方寸匕,日三。大法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石斛酒治风虚气满,脚痛痹挛,弱不能行方。
石斛 丹参 五加皮(各五两) 侧子 秦艽 杜仲 山萸 牛膝(各四两) 桂心 干姜 羌活 川椒 橘皮 黄 白前 川芎 茵芋 当归(各三两) 苡仁(一升) 防风(二两)钟乳(八两,捣碎别绢袋盛,系大药袋内)
上二十一味 咀,以酒四斗渍三日,初服三合,日再,稍稍加以知为度。
乌麻酒方乌麻五升微熬捣碎,以酒一斗渍一宿,随所能饮之,尽更作甚良。
钟乳酒治风虚劳损,脚疼冷痹羸瘦挛弱不能行方。
钟乳(八两) 丹参(六两) 石斛 杜仲 天冬(各五两) 牛膝 防风 黄 川芎 当归(各四两) 附子 桂心 秦艽 干姜(各三两) 山萸肉 苡仁(各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清酒三斗渍之三日,初服三合,日再,后稍加之,以知为度。
枸杞菖蒲酒治缓急风,四肢不随,行步不正,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方。
菖蒲(五十斤) 枸杞根(一百斤)
上二味细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六斗,去滓,酿二斛米酒,熟稍稍饮之。
虎骨酒治骨髓疼痛,风经五脏方。
虎骨一具,炭火炙令黄色,槌刮取净捣研,得数升清酒六升渍五宿,随性多少稍饮之。
《易》云∶虎啸风生,龙吟云起。此亦有情与无情相感,治风之效,故亦无疑。
蓼酒治胃脘冷不能饮食,耳目不聪明,四肢有气,冬卧脚冷,服此酒十日后,目既精明,体又充壮方。
八月三日,取蓼曝燥,把之如五升大,六十把水六石,煮取一石,去滓,以酿酒如常法。随多少饮之,已用讫效甚速。
小黄酒治风虚痰癖,四肢偏枯,两脚弱,手不能上头。或小腹缩痛,胁下挛急,心下有伏水,胁下有积饮,夜喜梦,悲愁不乐,恍惚善忘,此由风虚五脏受邪所致。或久坐腰痛,耳聋猝起,眼眩头重。或举体流肿疼痹,饮食恶冷,涩涩恶寒,胸中痰满,心下寒疝,药皆主之。
及妇人产后余疾,风虚积冷不除者方。
黄 附子 川椒 防风 牛膝 细辛 桂心 独活 白术 川芎 甘草(各三两) 秦艽 乌头(《集验》用山药三两) 大黄 葛根 干姜 山萸肉(各二两) 当归(二两半)
上十八味 咀,少壮人无所熬炼,虚老人微熬之,以绢袋盛,清酒二斗渍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可先食服一合,不知可至四五合,日三服。此药攻痹甚佳,亦不令人吐闷。小热宜冷冻饮料食,大虚加苁蓉二两,下利加女萎三两,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二两,心下多水者加茯苓人参各二两、薯蓣三两。酒尽,可更以酒二斗重渍滓。服之不尔可曝滓捣。下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服一剂得力,令人耐寒冷补虚,治诸风冷神良。
黄酒治风虚脚疼痿弱,气闷不自收摄兼补方。
黄 秦艽 川椒 干姜 独活 白术 川芎 苁蓉 细辛 牛膝(各三两) 葛根 当归(各三两半) 甘草(三两) 山萸 桂心(各二两) 菖蒲(二两半) 柏子仁 天雄 钟乳 防风(各二两) 大黄(一两) 乌头(三两) 石斛(二两) 石南(一两) 附子(三两)
上二十五味 咀,无所熬炼,清酒三斗渍之。先食服一合,不知可至五合,日三。以攻痹为佳,大虚加苁蓉,下利加女萎,多忘加菖蒲。各三两。(胡洽有茯苓二两,泽泻三两,人参、茵芋、半夏、栝蒌、芍药各一两,无秦艽、川芎、牛膝、苁蓉、甘草、葛根、当归、菖蒲、钟乳、大黄,为二十二味,名大黄 汤)
茵芋酒
治大风头眩重,目瞀无所见,或仆地气绝半日乃苏,口 噤不开,半身偏死,拘急痹痛,不能动摇,历节肿痛,骨中酸疼,手不能上头,足不得屈伸,不能蹑履,行欲倾跛,皮中动淫淫如有虫啄,疹痒搔之生疮,甚者狂走,有此诸药皆主之方。
茵芋 乌头 石南 附子 细辛 独活 防风 川椒 女萎 卷柏 桂心 天雄 秦艽 防己(各一两) 踯躅(二两)
上十五味 咀,少壮人无所熬炼,虚老人薄熬之,清酒二斗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初服一合,不知加至二合,宁从少起,日再,以微痹为度。(胡洽无川椒、独活、卷柏,为十二味)
大金牙酒治瘴疠毒瓦斯中人,风冷湿痹,口 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挛,历节肿痛,甚者小腹不仁,名曰香港脚,无所不治方。
金牙(一斤) 侧子 附子 天雄 人参 苁蓉 茯苓 当归 防风 黄 山药 细辛 桂心 萆 葳蕤 白芷 桔梗 黄芩 远志 牡荆子 川芎 地骨皮 五加皮 杜仲 浓朴 枳实 白术 牛膝 丹参(各三两) 独活(半斤) 茵芋 石南 狗脊(各二两) 磁石(十两) 薏苡仁 麦冬(各一升) 生石斛(八两) 蒴 (四两) 生地黄(切二升)
上三十九味 咀,以酒八斗渍七日,温服一合,日四五夜一。石药细研,别绢袋盛,共药同渍。药力和善,主治极多,凡是风虚四体小觉有风 者,皆须将服之,无所不治也。服者一根据方修合,不得辄信人言,浪有加减。
钟乳酒治虚损,通顺血脉,极补下气方。
钟乳 石斛 苁蓉(各五两) 附子 甘菊(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清酒三斗渍,服二合,日再,稍增至一升。
秦艽酒治四肢风,手臂不收,髀脚疼弱,或有拘急挛缩屈指,偏枯痿 , 小不仁顽痹者悉主之方。
秦艽 天冬 五加皮 牛膝 附子 桂心(各三两) 巴戟肉 杜仲 石南 细辛(各二两)
上十二味 咀,以酒二斗渍之,得气味,可服三合,渐加至五六合,日三夜一。
术膏酒治脚弱风虚,五劳七伤万病皆主之方。
生白术洗净一石五斗(捣取汁三斗煎取半) 湿荆二十五束,束别三尺围各长二尺五寸径头二寸(烧取沥三斗煎取半) 青竹三十束束别三尺围各长二尺五寸径一寸(烧取沥三斗煎取半) 生地黄根五大斗粗大者(捣取汁三斗煎取半) 生五加根(三十六斤净洗讫锉于大釜内以水四石煎之,去滓澄清取汁七斗,以铜器中盛大釜内,水上煎之,取汁三斗五升,其煎诸药法,一准五加例。)
上件白术等五种药,总计得汁九斗五升,好糯米一石五斗,上小麦曲八斤,曝干为末,以药汁六斗渍曲五日,待曲起,第一投净淘米七斗,令得三十遍。下米置净席上,以生布拭之,勿令不净,然后炊之。下 以余药汁浸 ,调强弱更蒸之,待 上痂生然后下于席上,调强弱冷热如常酿酒法,酝之瓮中密盖头。三日后第二投更淘米四斗,一如前法投之,三日后即加药如下。
桂心 甘草 白芷 细辛 防风 当归 麻黄 川芎(各六两) 附子(五两) 牛膝(九两) 干姜 五加皮(各一斤)
上十二味 咀讫,第三投以米四斗净淘如前法,还以余汁浇 重蒸,待上痂生下置席上,调冷热如常酿法,和上件药投之,三日外然后尝甘苦得中讫,密封头二七日,乃压取清酒。
一服四合,日再服,细细加,以知为度。温酒不得过热,慎生冷醋滑猪鲤鱼蒜牛肉等。
松叶酒主治脚弱十二风痹不能行,服更生散数剂,及众治不得力,服此一剂便能远行,不过两剂方。
松叶六十斤 咀,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酿五斗米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 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力者甚众,神妙。
治香港脚方∶
好豉三斗蒸一石米,下曝干,如是三上,以酒五斗渍七日,去滓饮,惟醉为佳。酒尽更以二斗半渍之,饮之如初。
侧子酒治风湿痹不仁,脚弱不能行方。
侧子 牛膝 丹参 山萸 蒴 根 杜仲 石斛(各四两) 防风 干姜 川椒 细辛 独活 秦艽 桂心 川芎 当归 白术 茵芋(各三两) 五加皮(五两) 薏苡仁(一升)
上二十味 咀,绢袋盛,清酒四斗渍六宿。初服三合,稍加以知为度,患目昏头眩者弥精。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千金方》中的“风毒香港脚方·酒醴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治疗风毒、脚气病等病症的药酒方剂。以下是翻译和解释:
1. 酒醴的制作方法
- 制作方法:将药材切薄片,用绢袋装好,放入酒中密封。春夏浸泡四五天,秋冬浸泡七八天,直到药味充分渗透到酒中。然后过滤掉药渣,饮酒。药渣可以捣碎,用酒送服,每次一勺,每日三次。一般来说,冬季适合饮酒,立春后应停止。
- 解释:这种方法通过药酒的形式,利用酒的温通作用,帮助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尤其适合风寒湿痹等病症。
2. 石斛酒
- 主治:风虚气满,脚痛痹挛,弱不能行。
- 药材:石斛、丹参、五加皮、侧子、秦艽、杜仲、山萸、牛膝、桂心、干姜、羌活、川椒、橘皮、黄芪、白前、川芎、茵芋、当归、苡仁、防风、钟乳。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四斗酒浸泡三天。初服三合,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见效。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虚引起的脚痛、痹症、肢体无力等症状,通过温补气血、祛风除湿来缓解病症。
3. 乌麻酒
- 制法:乌麻五升微炒捣碎,用一斗酒浸泡一晚,随量饮用。
- 解释:乌麻具有滋补肝肾、润肠通便的作用,此酒适合用于调理肝肾不足、便秘等症状。
4. 钟乳酒
- 主治:风虚劳损,脚疼冷痹,羸瘦挛弱不能行。
- 药材:钟乳、丹参、石斛、杜仲、天冬、牛膝、防风、黄芪、川芎、当归、附子、桂心、秦艽、干姜、山萸肉、苡仁。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三斗酒浸泡三天。初服三合,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虚劳损引起的脚痛、冷痹、身体虚弱等症状,通过温补气血、祛风除湿来缓解病症。
5. 枸杞菖蒲酒
- 主治:缓急风,四肢不随,行步不正,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
- 药材:菖蒲、枸杞根。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水煮取汁,酿酒后饮用。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邪引起的四肢不遂、行走困难等症状,通过祛风通络、滋补肝肾来缓解病症。
6. 虎骨酒
- 主治:骨髓疼痛,风经五脏。
- 制法:虎骨炙黄,捣碎后用酒浸泡五宿,随量饮用。
- 解释:虎骨具有强筋健骨、祛风止痛的作用,此酒适合用于治疗因风寒湿痹引起的骨髓疼痛等症状。
7. 蓼酒
- 主治:胃脘冷不能饮食,耳目不聪明,四肢有气,冬卧脚冷。
- 制法:蓼草晒干,煮取汁酿酒,随量饮用。
- 解释:蓼草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此酒适合用于治疗因胃寒引起的食欲不振、四肢冰冷等症状。
8. 小黄酒
- 主治:风虚痰癖,四肢偏枯,两脚弱,手不能上头。
- 药材:黄芪、附子、川椒、防风、牛膝、细辛、桂心、独活、白术、川芎、甘草、秦艽、乌头、大黄、葛根、干姜、山萸肉、当归。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二斗酒浸泡五至七天。初服一合,逐渐增加至四五合,每日三次。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虚痰癖引起的四肢无力、手脚不遂等症状,通过温补气血、祛风除湿来缓解病症。
9. 黄酒
- 主治:风虚脚疼痿弱,气闷不自收摄兼补。
- 药材:黄芪、秦艽、川椒、干姜、独活、白术、川芎、苁蓉、细辛、牛膝、葛根、当归、甘草、山萸、桂心、菖蒲、柏子仁、天雄、钟乳、防风、大黄、乌头、石斛、石南、附子。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三斗酒浸泡。初服一合,逐渐增加至五合,每日三次。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虚引起的脚痛、痿弱、气闷等症状,通过温补气血、祛风除湿来缓解病症。
10. 茵芋酒
- 主治:大风头眩重,目瞀无所见,或仆地气绝半日乃苏,口噤不开,半身偏死,拘急痹痛,不能动摇,历节肿痛,骨中酸疼,手不能上头,足不得屈伸,不能蹑履,行欲倾跛,皮中动淫淫如有虫啄,疹痒搔之生疮,甚者狂走。
- 药材:茵芋、乌头、石南、附子、细辛、独活、防风、川椒、女萎、卷柏、桂心、天雄、秦艽、防己、踯躅。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二斗酒浸泡五至七天。初服一合,逐渐增加至二合,每日两次。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大风引起的头眩、目瞀、半身不遂、痹痛等症状,通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来缓解病症。
11. 大金牙酒
- 主治:瘴疠毒气中人,风冷湿痹,口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挛,历节肿痛,甚者小腹不仁,名曰香港脚,无所不治。
- 药材:金牙、侧子、附子、天雄、人参、苁蓉、茯苓、当归、防风、黄芪、山药、细辛、桂心、萆薢、葳蕤、白芷、桔梗、黄芩、远志、牡荆子、川芎、地骨皮、五加皮、杜仲、厚朴、枳实、白术、牛膝、丹参、独活、茵芋、石南、狗脊、磁石、薏苡仁、麦冬、生石斛、蒴藋、生地黄。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八斗酒浸泡七天。温服一合,每日四五次,夜间一次。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瘴疠毒气引起的风冷湿痹、半身不遂、手足拘挛等症状,通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来缓解病症。
12. 钟乳酒
- 主治:虚损,通顺血脉,极补下气。
- 药材:钟乳、石斛、苁蓉、附子、甘菊。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三斗酒浸泡。服二合,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一升。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虚损引起的血脉不通、下气不足等症状,通过温补气血、通顺血脉来缓解病症。
13. 秦艽酒
- 主治:四肢风,手臂不收,髀脚疼弱,或有拘急挛缩屈指,偏枯痿,小不仁顽痹者悉主之。
- 药材:秦艽、天冬、五加皮、牛膝、附子、桂心、巴戟肉、杜仲、石南、细辛。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二斗酒浸泡。初服三合,逐渐增加至五六合,每日三次,夜间一次。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邪引起的四肢不遂、髀脚疼痛、拘急挛缩等症状,通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来缓解病症。
14. 术膏酒
- 主治:脚弱风虚,五劳七伤万病皆主之。
- 药材:生白术、湿荆、青竹、生地黄根、生五加根、桂心、甘草、白芷、细辛、防风、当归、麻黄、川芎、附子、牛膝、干姜、五加皮。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酒浸泡,酿制成酒。初服四合,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脚弱风虚引起的五劳七伤等症状,通过温补气血、祛风除湿来缓解病症。
15. 松叶酒
- 主治:脚弱十二风痹不能行,服更生散数剂,及众治不得力,服此一剂便能远行,不过两剂。
- 制法:松叶切碎,用水煮取汁,酿制成酒。饮至醉,效果显著。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脚弱风痹引起的行走困难等症状,通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来缓解病症。
16. 治香港脚方
- 制法:好豉蒸米,晒干,重复三次,用酒浸泡七日,去滓饮用,饮至醉为佳。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香港脚(脚气病),通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来缓解病症。
17. 侧子酒
- 主治:风湿痹不仁,脚弱不能行。
- 药材:侧子、牛膝、丹参、山萸、蒴藋根、杜仲、石斛、防风、干姜、川椒、细辛、独活、秦艽、桂心、川芎、当归、白术、茵芋、五加皮、薏苡仁。
- 制法:将药材切碎,用四斗酒浸泡六宿。初服三合,逐渐增加剂量。
- 解释: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湿痹症引起的脚弱不能行等症状,通过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来缓解病症。
总结
这些药酒方剂主要通过温补气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等作用,治疗因风虚、风湿、寒湿等引起的脚痛、痹症、肢体无力、半身不遂等症状。药酒的制作方法相似,均通过浸泡药材于酒中,利用酒的温通作用,帮助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