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方·肺痿第六

(论一首 方四首)

论曰∶寸口脉数,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出,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病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数被驶药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脉不出而反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脉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上虚不能制下故也。
此为肺中冷,必眩。师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饮者自愈。自张口者短气也。

甘草干姜汤
温脏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数,肺中冷,必眩不渴(若渴者属消渴症,)不咳,上虚下不能制溲方。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服此汤已小温覆之。(《集验》、《肘后》有大枣十二枚。
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方(《翼方》名温液汤)。
甘草二两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姜(五两)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黄汤治肺胀咳而上气,咽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方。

麻黄 芍药 生姜(仲景用干姜)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 五味子(各半斤) 石膏(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仲景名小青龙加石膏汤,用甘草二两,为九味。)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原文翻译:

肺痿第六

(包含一篇论述和四个方剂)

论述:
寸口脉象数(脉跳快),病人咳嗽,口中反而有浑浊的唾液和涎沫流出,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这是肺痿病。为什么会得肺痿呢?老师说:病热在上焦,因咳嗽而发展为肺痿,或者因为出汗过多,或者因为呕吐,或者因为消渴病导致小便频繁,或者因为便秘,多次使用泻药导致津液严重耗损,所以得了肺痿。另外,寸口脉象不明显却反而发汗,阳脉早衰,阴脉不涩,三焦功能紊乱,津液无法正常代谢,阴脉不涩,身体反而发冷,内部烦躁,多唾沫,嘴唇干燥,小便困难,这也是肺痿。这是因为津液受损,大便像烂瓜一样,排出物像猪脑一样,这都是因为发汗过度导致的。病人想咳嗽却咳不出来,咳出的是干沫,时间久了小便也不利,脉象平和而弱。肺痿病人吐涎沫但不咳嗽的,病人不渴但会遗尿,小便频繁。这是因为上焦虚弱,无法控制下焦的缘故。
这是肺中寒冷的表现,病人会感到头晕。老师说:肺痿病人咳嗽吐痰,咽喉干燥想喝水的,会自愈。如果病人张口呼吸,说明有短气。

甘草干姜汤
温补肺脏,治疗肺痿,多涎唾,小便频繁,肺中寒冷,头晕但不渴(如果口渴则属于消渴症),不咳嗽,上焦虚弱无法控制小便的方剂。
组成: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制法与用法:
将两味药切碎,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两次服用。服用此汤后,稍微保暖。(《集验方》和《肘后方》中加有大枣十二枚。)

甘草汤
治疗肺痿,涎沫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的方剂(《翼方》中称为温液汤)。
组成:
甘草二两
制法与用法:
将甘草切碎,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三次服用。

生姜甘草汤
治疗肺痿,咳嗽吐涎沫不止,咽喉干燥而口渴的方剂。
组成:
生姜(五两)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制法与用法:
将四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服用。

麻黄汤
治疗肺胀,咳嗽气逆,咽喉干燥而喘,脉浮,心下有水的方剂。
组成:
麻黄 芍药 生姜(仲景用干姜)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 五味子(各半斤) 石膏(四两)
制法与用法:
将八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仲景称之为小青龙加石膏汤,加甘草二两,共九味药。)


解释:

  1. 肺痿的概念
    肺痿是一种由于上焦热邪或津液耗损导致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吐涎沫、口干、小便不利等症状。病因包括出汗过多、呕吐、消渴、便秘或过度使用泻药等,导致津液耗损,肺脏功能受损。

  2. 症状与病机

    • 咳嗽、吐涎沫:肺痿的主要表现,尤其是咳嗽时吐出浑浊的唾液或涎沫。
    • 口干、小便不利:津液耗损导致的口干和排尿困难。
    • 头晕、身体发冷:肺中寒冷的表现。
    • 脉象变化:寸口脉数或弱,阳脉早衰,阴脉不涩,反映肺脏功能紊乱。
  3. 治疗原则

    • 温补肺脏:如甘草干姜汤,通过温补肺脏来缓解肺中寒冷。
    • 润肺生津:如生姜甘草汤,通过润肺生津来缓解口干、咳嗽等症状。
    • 清热化痰:如麻黄汤,通过清热化痰来治疗肺胀、咳嗽气逆等症状。
  4. 方剂解析

    • 甘草干姜汤:甘草和干姜温补肺脏,适用于肺中寒冷、多涎沫、小便频繁的病人。
    • 甘草汤:单用甘草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痿涎沫多、出血的病人。
    • 生姜甘草汤:生姜、甘草、人参、大枣共同作用,润肺生津,适用于肺痿咳嗽、口干口渴的病人。
    • 麻黄汤:麻黄、石膏等药物清热化痰,适用于肺胀、咳嗽气逆、咽喉干燥的病人。
  5. 临床应用
    这些方剂在现代中医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针对慢性咳嗽、肺功能减退、津液耗损等病症。但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