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肝劳第三
(论一首,方二首)
论曰∶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感于肝矣。人逆春气则足少阳不生,而肝气纳变,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猪膏酒方治肝劳虚寒,关格劳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夭。
猪膏 姜汁(各四升)
上二味,以微火煎取三升,下酒五合和煎,分为三服。
虎骨酒补方治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骨疼痛,筋挛缩,烦闷。
虎骨一升(炙焦,碎如雀头) 丹参(八两) 干地黄(七两) 地骨皮 干姜 川芎(各四两) 猪椒根 白术 五加皮 枳实(各五两)
上十味 咀,绢袋盛,以酒四斗浸四日,初服六七合,渐加至一升,日再服。
白话文翻译:
肝脏·肝劳第三
(论述一篇,药方两首)
论述:
肝劳病的治疗,应该通过补益心气来增强肝脏的功能。因为心气旺盛时,会对肝脏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人在春季违背了自然规律,足少阳经的气机就会不顺畅,导致肝气郁结或紊乱。顺应自然规律则生机旺盛,违背则可能导致疾病甚至死亡。顺应则健康,违背则身体紊乱。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导致“关格”之病,从而引发疾病。
猪膏酒方:
用于治疗肝劳虚寒,关格劳涩,气机闭塞不通,皮肤毛发枯槁,面色晦暗无华。
配方:
猪膏、姜汁(各四升)
制法:
将猪膏和姜汁用小火煎煮,取三升药液,加入五合酒,继续煎煮。分为三次服用。
虎骨酒补方:
用于治疗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和骨骼疼痛,筋脉挛缩,心情烦闷。
配方:
虎骨一升(炙焦,捣碎如雀头大小)、丹参八两、干地黄七两、地骨皮、干姜、川芎各四两、猪椒根、白术、五加皮、枳实各五两。
制法:
将以上十味药材切碎,装入绢袋中,用四斗酒浸泡四天。初次服用六七合,逐渐增加至一升,每日服用两次。
解释:
肝劳病:
肝劳病是由于肝脏功能虚弱或寒邪侵袭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气机不畅、关节疼痛、筋脉挛缩、心情烦闷等。治疗原则:
文中提到“补心气以益之”,即通过补益心气来间接增强肝脏功能。这是因为中医认为心与肝在五行中相生,心气旺盛可以促进肝气的调达。猪膏酒方:
猪膏(猪油)和姜汁具有温中散寒、润燥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肝劳虚寒、气机闭塞不通的症状。加入酒可以增强药效,促进气血运行。虎骨酒补方:
虎骨具有强筋健骨、祛风止痛的作用,丹参、干地黄等药材则能补血养阴、活血化瘀。此方适用于肝虚寒劳损、关节疼痛、筋脉挛缩等症状。酒浸泡可以增强药材的温通作用,帮助缓解寒邪和疼痛。关格:
关格是中医术语,指气机闭塞不通,上下不通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严重的消化不良、便秘或呕吐等症状。顺逆与自然规律:
文中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尤其是春季的养生原则。春季属木,与肝相应,如果违背春季的养生规律,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或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总结: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肝劳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及两种药方的应用。通过补益心气、温中散寒、强筋健骨等方法,可以缓解肝劳虚寒、气机闭塞不通等症状,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同时,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对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