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筋极第四
(论三首,方七首,灸法七首)
论曰∶夫六极者,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应于肝,雷气动于心,谷气感于脾,雨气润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所以窍应于五脏,五脏邪伤,则六腑生极,故曰五脏六极也。
论曰∶凡筋极者主肝也,肝应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生。又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则阳气入于内,阴气出于外,若阴气外出,出则虚,虚则筋虚,筋虚则善悲,色青苍白见于目下,若伤寒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数好转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得之伤风,风在筋为肝虚风也。若阳气内发,发则实,实则筋实,筋实则善怒,嗌干伤热则咳,咳则胁下痛不能转侧,又脚下满痛,故曰肝实风也。然则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善治病者,病在皮毛、肌肤、筋脉而治之,次治六腑,若至五脏则半死矣。
扁鹊云∶筋绝不治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黑,呼骂口不息,筋应足厥阴,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筋先死矣。
治筋实极则咳,咳则两胁下缩痛,痛甚则不可转动,橘皮通气汤方。
橘皮(四两) 白术 石膏(各五两) 细辛 当归 桂心 茯苓(各二两) 香豉(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筋实极,则两脚下满,满而痛,不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丹参煮散方
丹参(三两) 川芎 杜仲 续断 地骨皮(各二两) 当归 通草 干地黄 麦门冬 升麻禹余粮 麻黄(各一两十八铢) 牛膝(二两六铢) 生姜(切,炒取焦干) 牡蛎(各二两)
上十七味治下筛,为粗散,以绢袋子盛散二方寸匕,以井花水二升煮,数动袋子,煮取一升,顿服,日二。
治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黯,四肢筋急烦满,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 生葛汁 生玄参汁(各一升) 大黄 升麻(各二两) 栀子仁 麻黄 犀角(各三两) 石膏(五两) 芍药(四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七升煮七物,取二升,去滓,下地黄汁,煎一两沸,次下葛汁等,煎取三升,分三服,日再。
治筋虚极、筋痹,好悲思,颜色苍白,四肢嘘吸,脚手拘挛,伸动缩急,腹中转痛,五加酒方。
五加皮(一斤) 枳刺(二升) 大麻仁(三升) 猪椒根皮 丹参(各八两) 桂心 当归甘草(各三两) 天雄 秦椒 白藓 通草(各四两) 干姜(五两) 薏苡仁(半升)川芎(五 ?
上十五味 咀,以绢袋盛,清酒四斗渍,春夏四日,秋冬六七日。初服六七合,稍稍加,以知为度。
治筋虚极,则筋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数转筋,或交接过度,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引卵缩, 脉疼急,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人参酒方。
人参 防风 茯苓 细辛 秦椒 黄 当归 牛膝 桔梗(各一两半) 干地黄 丹参 枣(三十枚) 五加皮(一升) 生姜(切,炒干) 乌麻(碎)(各?
上二十二味 咀,钟乳别以小袋子盛,以清酒二斗半浸五宿,温服三合,日再,无所闻,随意增进。(一本无乌麻,用杜仲二两半。
治交接损,卵缩筋挛方。
烧妇人月经衣灰,服方寸匕。
治筋绝方熬蟹脑足髓纳疮中,筋即续。
劳冷气逆,腰髋冷痹,脚屈伸难,灸阳跷一百壮,在外踝下容爪。
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灸第二十一椎,随年壮。
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脚外踝骨上七壮。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壮,在内踝前筋里宛宛中。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下满各五十壮,老人加之,小儿随年壮。又云,此二穴,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并悉主之。
转筋胫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
腹胀转筋,灸脐上一寸二十壮。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肝脏·筋极第四
(论三首,方七首,灸法七首)
论一:六极是指人体与自然界的六种气相对应。天气与肺相通,地气与咽喉相通,风气与肝相应,雷气与心相应,谷气与脾相应,雨气与肾相应。六经如同河流,肠胃如同大海,九窍如同水流,因此九窍与五脏相应。如果五脏受到邪气伤害,六腑就会产生极病,因此称为五脏六极。
论二:筋极主要与肝有关,肝与筋相应,筋与肝相合,肝有病会从筋上表现出来。春天得病称为筋痹,筋痹不愈,再次受到邪气侵袭,邪气会深入肝脏,导致阳气进入体内,阴气外出。如果阴气外出,就会导致虚弱,筋虚则容易悲伤,面色青白,眼下发青。如果受寒,则筋不能活动,十指指甲疼痛,频繁抽筋。这种病的根源是春天甲乙日受风,风在筋上,属于肝虚风。如果阳气内发,则会导致实症,筋实则容易发怒,咽喉干燥,受热则咳嗽,咳嗽时胁下疼痛,不能转侧,脚下也感到满痛,这称为肝实风。治疗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轻则发散,重则减轻,衰弱则补益。要审察阴阳,辨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善于治病的医生,病在皮毛、肌肤、筋脉时就开始治疗,其次治疗六腑,如果病到了五脏,则治愈的几率就很小了。
扁鹊论:筋绝病如果不治疗,九天内就会死亡。如何判断呢?手足指甲青黑,不停地叫骂,筋与足厥阴经相应,足厥阴经气绝,则筋收缩,牵引睾丸与舌头,筋先死。
治筋实极则咳,咳则两胁下缩痛,痛甚则不可转动,橘皮通气汤方:
橘皮(四两)、白术、石膏(各五两)、细辛、当归、桂心、茯苓(各二两)、香豉(一升)。
将以上八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服用。
治筋实极,则两脚下满,满而痛,不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丹参煮散方:
丹参(三两)、川芎、杜仲、续断、地骨皮(各二两)、当归、通草、干地黄、麦门冬、升麻、禹余粮、麻黄(各一两十八铢)、牛膝(二两六铢)、生姜(切,炒取焦干)、牡蛎(各二两)。
将以上十七味药研成粗散,用绢袋子盛两方寸匕,用井花水二升煮,不断搅动袋子,煮取一升,一次服完,每日两次。
治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黯,四肢筋急烦满,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生葛汁、生玄参汁(各一升)、大黄、升麻(各二两)、栀子仁、麻黄、犀角(各三两)、石膏(五两)、芍药(四两)。
将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煮七物,取二升,去渣,加入地黄汁,煎一两沸,再加入葛汁等,煎取三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两次。
治筋虚极、筋痹,好悲思,颜色苍白,四肢嘘吸,脚手拘挛,伸动缩急,腹中转痛,五加酒方:
五加皮(一斤)、枳刺(二升)、大麻仁(三升)、猪椒根皮、丹参(各八两)、桂心、当归、甘草(各三两)、天雄、秦椒、白藓、通草(各四两)、干姜(五两)、薏苡仁(半升)、川芎(五两)。
将以上十五味药切碎,用绢袋盛,清酒四斗浸泡,春夏四日,秋冬六七日。初服六七合,逐渐增加,以见效为度。
治筋虚极,则筋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数转筋,或交接过度,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引卵缩,脉疼急,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人参酒方:
人参、防风、茯苓、细辛、秦椒、黄芪、当归、牛膝、桔梗(各一两半)、干地黄、丹参、枣(三十枚)、五加皮(一升)、生姜(切,炒干)、乌麻(碎)。
将以上二十二味药切碎,钟乳另用小袋子盛,清酒二斗半浸泡五宿,温服三合,每日两次,无明显反应,可随意增加。
治交接损,卵缩筋挛方:
烧妇人月经衣灰,服方寸匕。
治筋绝方:
熬蟹脑足髓,纳入疮中,筋即续。
灸法:
- 劳冷气逆,腰髋冷痹,脚屈伸难,灸阳跷一百壮,在外踝下容爪。
- 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灸第二十一椎,随年壮。
- 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脚外踝骨上七壮。
-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壮,在内踝前筋里宛宛中。
-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下满各五十壮,老人加之,小儿随年壮。又云,此二穴,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并悉主之。
- 转筋胫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
- 腹胀转筋,灸脐上一寸二十壮。
解释
该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与肝脏相关的筋极病症及其治疗方法。筋极是指筋脉病变,主要与肝有关。肝与筋相应,肝病会通过筋表现出来。文中详细描述了筋虚和筋实的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筋虚主要表现为筋脉无力、抽筋、疼痛等,治疗以补益为主;筋实则表现为筋脉紧张、疼痛、四肢拘急等,治疗以泻实为主。文中还提供了多种方剂和灸法,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筋极病症。这些方剂和灸法都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具体症状制定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