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黄帝杂忌法第七
旦起目不开洗面,令人目涩失明饶泪。清旦常言善事,勿恶言,勿闻恶事,勿嗔怒,勿叱咄呼,勿嗟叹,勿唱奈何,勿立膝坐而交臂膝上,勿令发覆面,皆不祥。勿举足向火,勿对灶骂詈,凡行立坐勿背日吉,勿面北坐久思,不祥。起凡欲行,常存魁纲在头上,所向皆吉。若征战,存斗柄在前以指敌吉。勿面北冠带凶,勿向西北唾,犯魁纲神凶。勿咳唾,唾不用远,成肺病,令人手足重,及背痛、咳嗽。勿向西北大小便,勿杀龟蛇,勿怒目视日月,善令人失明。行及乘马不用回顾;凡过神庙,慎勿辄入,入必恭敬,不得举目恣意顾瞻,亦不得返首顾视神庙。见龙蛇,勿与心惊怪,亦勿注意瞻视。忽见鬼怪变异之物,即强抑之勿怪。又路行于众中见殊妙美女,慎勿熟视而爱之,此当魑魅之物,无问空山旷野,稠人广众之中,皆亦如之。凡山水有沙虱处,勿在中浴,害人。欲渡者,随驴马后急渡,不伤人。
有水弩处,射人影即死。欲渡水者,以物打水,其弩即散,急渡不伤人。诸山有孔穴,入采宝者,唯三月、九月,余月山闭气交,犯之死。凡空腹不用见尸臭气入鼻,舌上白起,口常臭,欲见尸者,皆须饮酒见之,能辟毒。远行触热,途中逢河勿洗面,生乌 。
白话文翻译
早晨起床时,如果眼睛还没睁开就洗脸,会导致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眼泪增多。清晨应常说好话,不说恶言,不听恶事,不发怒,不斥责呼喝,不叹息,不唱“奈何”,不要盘腿坐并将手臂交叉放在膝盖上,不要让头发遮住脸,这些都会带来不祥。不要将脚伸向火,不要对着灶台骂人,行走、站立、坐卧时不要背对太阳,这是吉利的。不要长时间面向北方坐着思考,这是不祥的。起床后,凡是要出门时,要想象魁纲(北斗七星)在头顶上,这样所去之处都会吉利。如果要去征战,想象斗柄(北斗七星的柄)指向前方,这样可以指向敌人,吉利。不要面向北方穿衣戴帽,这是凶兆。不要向西北方吐唾沫,这会冒犯魁纲神,带来凶险。不要随意吐唾沫,唾沫不要吐得太远,否则会引发肺病,导致手脚沉重、背痛、咳嗽。不要向西北方大小便,不要杀害龟蛇,不要怒目直视日月,这会让人失明。行走或骑马时不要回头看;凡经过神庙,要谨慎,不要随意进入,进入时必须恭敬,不能抬头随意张望,也不能回头张望神庙。见到龙蛇,不要惊慌,也不要专注地盯着看。突然见到鬼怪或奇异之物,要强行抑制住情绪,不要感到奇怪。在路途中,如果见到特别美丽的女子,千万不要长时间注视或产生爱慕之心,这可能是魑魅之物,无论是在空山旷野,还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都要如此警惕。凡是有沙虱的山水处,不要在其中洗澡,否则会伤害人。要渡水时,跟在驴马后面快速渡过,不会受伤。
有水弩(一种水中毒虫)的地方,射中人影就会致命。要渡水时,用物品打水,水弩就会散开,快速渡过不会受伤。各山中有孔穴,进入采宝的人只能在三月和九月进入,其他月份山中气闭,进入会致死。空腹时不要靠近尸体,尸体的臭气进入鼻子,舌头上会出现白苔,口会发臭。如果要见尸体,必须先喝酒,这样可以避毒。远行时遇到炎热天气,途中遇到河流不要洗脸,否则会生乌(可能指皮肤变黑或生疮)。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禁忌和养生方法,源自《千金方》中的“养性·黄帝杂忌法第七”。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避免某些行为和环境,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以下是具体解释:
早晨起床时的注意事项:强调了早晨起床后的清洁和言行,认为不适当的行为会导致眼睛不适、失明等问题。
言行举止的禁忌:提醒人们要常说好话,避免恶言恶行,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发怒、斥责、叹息等负面情绪和行为。
坐卧行走的禁忌:提醒人们不要背对太阳,不要长时间面向北方思考,这些行为被认为是不祥的。
出门和征战的吉利方法:通过想象北斗七星在头顶或斗柄指向前方,来获得吉利和保护。
吐唾沫和大小便的禁忌: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吐唾沫,尤其是向西北方,否则会引发肺病。大小便也不要向西北方,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提醒人们不要杀害龟蛇,不要怒视日月,避免进入神庙时不敬,这些都是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遇到奇异事物的处理方法:如果遇到鬼怪或美丽的女子,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或产生爱慕之心,这可能是魑魅之物。
环境和健康的关联:提醒人们不要在有沙虱的山水处洗澡,渡水时要小心水弩,避免在山中气闭的月份进入孔穴采宝。
尸体和疾病的预防:提醒人们空腹时不要靠近尸体,如果要见尸体,必须先喝酒避毒。
炎热天气的注意事项:在炎热天气中,不要随意在河流中洗脸,否则可能导致皮肤问题。
这些禁忌和养生方法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神灵和健康的敬畏与关注,虽然有些内容在现代科学中可能无法验证,但它们体现了古人通过调整行为和生活方式来维护身心健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