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解释
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隐藏真实意图,利用对方习以为常的心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具体解释如下:
- 备周则意怠:当防备看似周全时,对方容易松懈,认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从而放松警惕。
- 常见则不疑:如果某种行为或现象频繁出现,对方会认为这是常态,不会产生怀疑。
-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真正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中,而不是与表面现象对立。即利用表象掩盖真实目的。
- 太阳,太阴: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暗藏玄机,利用公开的行为来掩盖隐秘的计划。
经典案例:
赤壁之战(208年):诸葛亮利用周瑜的信任,表面上协助东吴备战,实际上通过借东风、草船借箭等计策,为刘备集团争取利益,最终成功联合东吴击败曹操。
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将领谢玄利用前秦军队的轻敌心理,表面上示弱,暗中部署兵力,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队。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将领白起利用赵国的轻敌心理,表面上示弱,暗中设下埋伏,最终全歼赵国四十万大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表面上修复栈道,吸引项羽的注意力,实际上暗中从陈仓道出兵,成功突袭关中,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瞒天过海”的精髓:利用对方的麻痹大意,隐藏真实意图,最终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